搜索 "清凉膏" 的结果

找到 22 条相关结果

疟疾脐疗方一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23 | 22 阅读

1方(疟疾膏) 【药物】阿魏3克,细辛2.4克,干姜3克,白胡椒3克,肉桂1.5克,白芥子6克,中等大膏药2张。 【制法】共研细末,瓶贮备用。 【用法】用中等大膏药2张,取上药粉1.8克,分撒2张膏药内,每张0.9克。再用斑婺2只,去头、足、壳,压碎,每张膏药放l只。疟疾发作前6小时贴神阙、命门穴,贴24小时后揭下,如第1次未愈,可再贴l次。 【疗效】治疟疾70例,疗效满意。 【出处】《江苏中医...

阅读全文
狗皮膏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20 阅读

《中国药典》:狗皮膏 名称: 狗皮膏 处方: 生川乌80g 生草乌40g 羌活20g 独活20g 青风藤30g 香加皮30g 防风30g 铁丝威灵仙30g 苍术20g 蛇床子20g 麻黄30g 高良姜9g 小茴香20g 官桂10g 当归20g 赤芍30g 木瓜30g 苏木30g 大黄30g 油松节30g 续断40g 川芎30g 白芷30g 乳香34g 没药34g 冰片17g 樟脑34g 丁...

阅读全文
木芙蓉叶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5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木芙蓉叶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Mù Fú Rónɡ Yè 别名: 拒霜叶(《世医得效方》),芙蓉花叶(《普济方》),铁箍散(《湖南药物志》)。 来源: 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叶片,夏、秋二季,剪下叶片,晒干。须经常复晒,存放干燥通风处。 性状: 干燥叶片,有叶柄,粗约0.3厘米,黄褐色;叶片大形,常折叠,叶面灰绿色,叶背淡绿色,脉隆起,枝灰色星状毛。 ...

阅读全文
清凉膏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03 | 15 阅读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清凉膏 名称: 清凉膏 处方: 栀子仁7.5克 黄连7,5克(去须)生地黄60克 葱白10枚(擘)白芷7.5克 黄蜡15克 清麻油120克 制法: 上药细锉。于油锅中煎,以地黄焦黑为度,绵滤去滓,澄清,再于锅中入蜡,慢火熬,候蜡消,倾于瓷盒内。 功能主治: 治烫伤,烧伤。 用法用量: 用时涂于疮面。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清凉膏 名称: 清凉膏...

阅读全文
木芙蓉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1 | 15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芙蓉 实际拼音: Mù Fú Rónɡ 别名: 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铁箍散、转观花、清凉膏 来源: 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以花(芙蓉花)、叶(芙蓉叶)和根入药。夏秋摘花蕾,晒干,同时采叶阴干研粉贮存;秋、冬挖根、晒干。 性味: 微辛,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

阅读全文
外科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31 | 14 阅读

仙方活命饮:(一)治一切疮疡,不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此止痛消毒之圣药也。穿山甲(蛤粉炒黄) 白芷 防风 天花粉 赤芍药 归尾 乳香 没药 贝母 皂刺甘草(各二钱)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酒一碗,煎数沸。温服。托里消毒散:(二)治疮疽元气虚弱,或行攻伐不能溃散,服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腐肉即去,新肉即生。若腐肉既溃而新肉不能收敛,属气虚者,四君子汤为主;属血虚者,四物汤为主;气血俱虚者,十全大...

阅读全文
换肌消毒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14 阅读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换肌消毒散 名称: 换肌消毒散 别名: 萆薢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处方: 土茯苓15克 当归(酒洗)白芷 皂角刺 薏苡仁各4.5克 白鲜皮 木瓜(不犯铁器)金银花 木通各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治杨梅不拘初起溃烂,或发舌间、喉间。 用法用量: 水煎服。 《金鉴》卷五十一:换肌消毒散 名称: 换肌消毒散 ...

阅读全文
拒霜花开芳出众 芙蓉月冷疗疽痈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3 | 14 阅读

黄叶舞碧空,临水处、照眼红苞齐吐。柔情媚态,伫立西风如诉。遥想仙家城阙,十万绿衣童女。云缥缈,玉娉婷,隐隐彩鸾飞舞。 樽前更风度。记天香国色,曾占春暮。依然好在,还伴清霜凉露。一曲阑干敲遍,悄无语。空相顾。残月淡,酒阑时、满城钟鼓。 这首《芙蓉月》是赵以夫的作品。西风凛冽、黄叶飘零、清霜凉露,在这万花纷谢之时、秋水潺湲之处,木芙蓉迎霜开放,亭亭玉立,红苞齐吐。此情此景,仿佛云雾缥缈、彩鸾飞舞的...

阅读全文
汤火伤验方秘方
外科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09 | 14 阅读

[通治方] 庚生:火烧伤方颇多,旧有极验方,附于下:用生大黄15克,当归120克,荆芥9克(炒),生甘草15克,黄芩9克,防风9克,绵黄芪90克,茯苓90克,用水3碗,煎至1碗,温服。不可改动分量。此方实有起死回生之功。--《串雅内编》卷四 陈复正:治疗火伤久经效验者。凡汤火伤烂,皮已脱去,惟有鲜肉,或臭烂不堪,诸药不治者。用猪毛一篮,以破锅炭火煅红,入猪毛在内燃之,少时猪毛消化而成黑液,取起冷定...

阅读全文
汤火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31 | 13 阅读

凡遇汤火所伤,切勿用冷水冷物冷泥,盖热气得冷气则却深搏,焖入筋骨,慎之慎之。先以盐水和米醋调涂疮上。又以醋泥涂之。仍用醋涂不绝。暂救痛苦。一面急捣生地黄。醋调敷疮上。直候疼止。虽浓至数寸亦不妨。一治汤烫。被火烧破。疮毒疼痛。三方俱效。一方。用大黄末,蜜和涂之,立愈。一方。用鸡子清,磨京墨涂之,上用三层湿纸盖之。一方。用生白面为末,香油调,扫疮破处,不拘时。一治汤火伤,板刷上猪毛,不拘多少,焙干、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