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消化不良" 的结果

找到 1921 条相关结果

黄花蒿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123 阅读

《中药大辞典》:黄花蒿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Huánɡ Huā Hāo 别名: 臭蒿、草蒿(《日华子本草》),香丝草、酒饼草(《广州植物志》),马尿蒿、苦蒿(《贵州民间方药集》),黄香蒿、黄蒿、野筒蒿(《江苏植药志》),鸡虱草(《江西草药》),秋蒿、香苦草、野苦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全草。秋季割取,晒干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

阅读全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 | admin | 2025-05-28 | 37 阅读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其一定的特点,现主要介绍如下:【推法】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1.直推法(图196)医生用拇指桡侧缘,或用食、中两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佛尘状,以推后皮肤不红为佳。手法频率每分钟约250~300次。推动时必须行直线,不可歪斜,以恐动别经而招患。 常用于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

阅读全文
阿胶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1 阅读

《中国药典》:阿胶 实际拼音: ē Jiāo 别名: 驴皮胶 来源: 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制法: 将驴皮漂泡,去毛,切成小块,再漂泡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用文火浓缩(可分别加入适量的黄酒、冰糖和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阴干。 性状: 为长方形或方形块,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

阅读全文
耳轮脚周围部分穴位
耳针 | admin | 2025-06-03 | 29 阅读

1.口 【位置】在耳轮脚下缘,外耳道口的外上方处。 【功能】诊断和治疗口腔疾患,如舌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此穴还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因此可用于催眠。 2.胃 【位置】在耳轮脚消失处,若耳轮脚延伸至对耳轮不消失,则取从外耳道口上方之耳轮脚部位至对耳轮内缘之间的外2/3处。 【功能】诊断和治疗胃部疾患。常用于治疗胃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以及前额头痛、癫痛、癒病、精神分裂症、失...

阅读全文
冬至到吃水饺,皮和馅儿怎么挑?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9 阅读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是大部分人从小就听过的一句民间谚语,意思是每年的冬至时节,每家每户都会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饺子。民间更有流传“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的由来与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冬至吃饺子 不怕冻耳朵” 水饺的由来源自于医圣张仲景的一次善举。相传东汉末年,我国各地百姓饱受自然灾害之苦,很多人因为吃不饱饭,身体孱弱,疾病缠身,经久不愈。加之寒冬腊...

阅读全文
啤酒花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啤酒花 实际拼音: Pí Jiǔ Huā 别名: 忽布、香蛇麻、野酒花 来源: 桑科葎草属植物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以未成熟的绿色果穗入药。8~9月间,果穗呈绿色而略带黄色时摘下,晒干,或烘干。(烘烤温度开始为28℃,6小时后升至45℃为止。一般16~24小时即可干燥。)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抗痨,安神利尿。用...

阅读全文
积聚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14 | 27 阅读

1方 【药物】铁棒锤1克,天南星0.6克。 【制法】研末摊在膏药上。 【用法】贴脐部。用于痞块、包积腹痛。 【出处】《陕西草药》。 2方 【药物】鳖鱼(团鱼)1个,苋菜1000克。 【制法】将苋菜煎水浓缩,再与鳖鱼熬成浓膏。 【用法】取适量摊纸上,贴脐眼或痛处。用于痞块。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3方(化积膏) 【药物】香附2460克(半生半制),五灵脂2460克(半生半炒),黑丑、白丑各...

阅读全文
蜂蝇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华本草》:蜂蝇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实际拼音: Fēnɡ Yínɡ 英文名: Muscae 别名: 花虻、食蚜蝇 来源: 药材基源:为狂蝇科动物蜂蝇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stalis tenax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于污水粪坑中用抄网捞取,放入布袋内,在浪水中反复漂洗,直到清洁时取出,拌以草木灰,再用清水洗净,置沸水中略烫,...

阅读全文
下肢常用经穴针挑法
挑针疗法 | admin | 2025-06-04 | 25 阅读

(1)阳陵泉 【部位】屈膝,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经络】足少阳胆经的合穴,也是全身八会穴中的筋会穴。 【主治】治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病,肋胁痛,偏头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下肢麻痹乏力,腓总神经疼痛或麻痹等。 【挑法】挑筋法、挑提法、挑摆法、挑挤法、挑刮法或挑药法。 (2)足三里 【部位】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经络】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主治】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胃肠炎...

阅读全文
在锻炼中增强耐寒力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0 | 25 阅读

当红叶尽染、风起霜作的秋季到来之时,不仅严夏的酷暑早被一扫而光,而且近冬的寒意于早、晚间也频频袭来。半裸半露的夏装已被收藏入柜,代之而来的夹克衫、西服、毛线衣、薄绒衣相继上身。此时,蒙古族的小儿裸体尚能生活自如,但却很少有生病的。 这决非一时之功,是他们长期经受耐寒锻炼的结果。它说明,寒冷气候对人的健康是有益的,人的耐寒能力可以通过锻炼提高。 锻炼改变机体适应性 人的下丘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当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