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浮沉" 的结果

找到 282 条相关结果

妊娠(三之一)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2 | 21 阅读

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是气血调和。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云。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者。妊娠之脉也。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断绝者。有娠也。又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俱沉实。生二男。左右俱浮大。生二女。又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又左右两尺脉皆浮。为产二男。不尔女作男生。俱沉为产二女。不尔男作女生。又左手尺脉浮大...

阅读全文
甘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6 | 21 阅读

《中国药典》:甘草 实际拼音: Gān Cǎo 英文名: RADIX GLYCYRRHIZAE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

阅读全文
《脉诊》选录之辨阴阳大法第九
脉经 | admin | 2025-06-08 | 20 阅读

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人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脉也。肾肝俱沉何以别之?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软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千金翼》云:“缓而长者脾也。”)是阴阳之脉也,脉有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是阴阳虚实之意也...

阅读全文
对待
诊断 | admin | 2025-06-05 | 20 阅读

【对待】将种类繁多的脉象,按其相对的性质进行执简驭繁的归类方法。如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八脉作为辨脉的纲领,以辨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和顺逆。其中,浮和沉、迟和数、大和小、滑和涩、虚和实等,均为相对待的。...

阅读全文
丝绸之路瑰宝维吾尔医药
其他民族医药 | admin | 2025-06-04 | 20 阅读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古称“西域”,维吾尔族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区域之一。 维吾尔医药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西域文化和民族医学特色,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其自身的主体特征和发展规律。不仅在历史上为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做出了重大贡...

阅读全文
中医脉象之动脉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6-02 | 20 阅读

动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有数,如豆(实际是滑而有力之感)与摇动不安的几种条件。由于主要是动摇不定所以叫做动脉。 动脉脉形的说解见于仲景《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日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日动也。”这一条经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阴阳相搏名日动”是说明动的形成与性质;“自阳动……三焦伤也”,是说明动脉的辨证;其后至...

阅读全文
中药是如何分类的?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6 | 20 阅读

中药的分类,就是根据中药同和异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从而达到掌握药物特性和更好地利用药物的一种方法。不同的学科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切合实际的分类方法,将众多无绪的药物进行系统的分门别类,对于中药的认识、掌握和利用,可以提高效率和提供许多的便利。 中药的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天官》就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记载,对于其中的“五药”,汉代郑玄注曰“五药:草、木、虫、石、谷。”可见在汉...

阅读全文
《濒湖脉学》脉诀考证
濒湖脉学 | admin | 2025-05-16 | 20 阅读

脉诀非叔和书晦庵朱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所谓关者多不明,独俗传脉诀,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乃能直指高骨为关。然世之高医,以其书赝,遂委弃而羞言之跋郭长阳书。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不知其正出《脉经》也。庐陵谢缙翁曰:今称叔和脉诀,不知起于何时。...

阅读全文
养生注重生活细节(上)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0 | 19 阅读

曹庭栋,清代文学家,也是一个养生家。生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公元1700年1月3日);卒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享年85岁。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曹庭栋活了90多岁。他的名“庭栋”,有的文献又写作“廷栋”。小名辛曾,字楷入,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嘉善(今属浙江省)人。曹庭栋生活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正值清朝鼎盛时期。他家境殷实,家世文学。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加上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

阅读全文
古典文学中的中医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1.《西游记》中的中医药 小说《西游记》在第三十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中,有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其诗曰: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茯苓、防已、竹沥、茴香九味中药名。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但这些药名却揭示了《西游记》的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