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流口水" 的结果

找到 31 条相关结果

小儿流涎的刮痧疗法
百病刮痧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小儿流涎俗称流口水,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症状。多见于5岁以内的婴幼儿,少数患儿可因口内溃疡或出牙而诱发。长期多量唾液外流,会诱发局部湿疹。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本症主要以5岁以下婴幼儿口角常流口水为主症。 (二)治法 (1)选穴 脾俞、中脘、合谷。(见图8-2-1、图8-2-2、图8-3-1)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

阅读全文
艾灸太白穴 消除肌肉酸痛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19 阅读

生活中大家都有过这种体会,若很久不运动之后突然运动,或突然提了一次重物,常常会肌肉酸痛,浑身不舒服,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在中医理论里,脾主肌肉,当人突然运动或搬提过重的物品时,会导致脾气一下子耗费过多,使肌肉内部气亏,而艾灸脾经原穴太白,可以调理疏通经气,迅速消除肌肉酸痛的症状,运动过度造成的局部受伤也可使用这个方法。一般半小时就可以解除这种酸痛。 太白穴位于脚内侧,大脚耻骨鼓...

阅读全文
流口水当心脾经出问题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19 阅读

口水,每个人都流过。小时候流口水也许是可爱,但长大了还流口水,就成了不可言说的苦恼了。尤其是有些人晚上睡觉流口水,第二天一早总是湿了枕头,人们通常认为这是因为睡姿不对。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有可能是脾虚造成的呢? 《黄帝内经》中说的明白:“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意思是说,出汗异常可以从心脏上找问题,鼻涕多了要看肺有没有问题,眼泪不正常了从肝上找根源。相应的,口水和唾沫...

阅读全文
脾胃出现问题的四大警示信号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18 阅读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是根本,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输送营养,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脾胃不好,吃再多的食物,也吸收不了它们的营养,身体自然就不好了。当发现我们身体出现这些小信号时就要多留意了,可能是我们的脾胃出现问题了,下面一起来了解是哪些小信号吧。 要知道脾胃好不好,我们常看以下几个部位: 口唇 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 口臭、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

阅读全文
冬季寒风来袭,小心吹“歪”脸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16 阅读

寒风能够将脸“吹”歪,这个说法似乎不可思议。然而每年冬季,在很多人的脸上却验证了这一说法:口鼻歪斜、流口水,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都无法完成。这原来就是“面瘫病”。那么人们又该如何防治呢? 冬季气候寒冷,是面瘫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 20-40 岁的男性居多,病因一般是感染了嗜神经、带状疱疹等病毒,又在过度劳累或面部长期吹风等因素下而诱发。对此,我们认为,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防范疾病入侵...

阅读全文
脾为后天之本 养好脾脏很关键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0 | 16 阅读

脾是什么呢?脾宇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r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困扰西方的肥胖症,随着冷饮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一个原因,就是无节制地喝冰冻饮料。喝冰啤、冰可乐、纯净水...

阅读全文
中医12时辰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5 阅读

子时(夜里11点~次日凌晨1点)养胆经:很多人晚上吃完饭以后,八九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这是因为阳气开始生发,所以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地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丑时(凌晨1点~3点)养肝经:这个时辰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肝就养不起来。不睡觉、应酬喝酒会加重肝脏疏泄毒素,影响养肝血。 寅时(凌晨3点~5点)养肺经:人睡得最死的...

阅读全文
小儿推拿简介与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如今,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已经走进大家的视野,很多妈妈都会给孩子做小儿推拿,但很多妈妈有疑问:小儿推拿到底好不好呢?有没有什么副作用?以下向各位妈妈具体介绍一下。 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亦称“小儿按摩”,是在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儿童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儿童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物理疗法),其具有益智、增进食欲、助长、增强免...

阅读全文
成语“望梅止渴”释疑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8 | 14 阅读

成语“望梅止渴”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假谲》,说的是曹操率军讨伐张绣,行至途中,炎热似火,人人口渴,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很疲惫,不仅行军速度慢了下来,还有人因口渴晕倒了。曹操担心贻误战机,心生一计,大声说道“翻过前面山,就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很多,可以解渴!”士兵们一听,马上流出口水,精神倍增,行军速度快了很多。后来,人们用望梅止渴表示愿望无法实现,而用空想安慰自己。 为什么望梅能止渴 ...

阅读全文
暑热退去秋渐浓 莲子成熟话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8 | 13 阅读

莲,李时珍称“稼穑之味”,脾之胃也;禀清芳之气,善清心养神;气温而性涩,名医用于固胎。 暑热退去、秋意渐浓的江南十月,街头的小摊上已经不大看得到莲蓬的踪影了。这些嫩绿可爱的莲蓬头上镶嵌着的一粒粒鲜甜爽脆的莲子,诉说着“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的夏日意境,可惜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是它最好的时光。 莲,应是最能体现水乡特色的一种植物了。在《本草中国》第二季纪录片中,江西广昌县赤水镇赖师傅一家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