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活血祛瘀" 的结果

找到 388 条相关结果

诗词中的四川道地药材及川药赏析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9 | 30 阅读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钟灵毓秀,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系西南边陲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前沿与通道,山川险峻秀美,气候多样,物产丰富,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中医界素有“无川药不成方”的赞誉。本文从文化角度,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吟唱有代表性的道地川药,介绍川药之功。 西蜀成都聚药商 盛唐家国业辉煌,西蜀成都聚药商。车水马龙人鼎沸,藤花木草气幽香。大慈寺主慈悲事,玉局坛尊局药王。千...

阅读全文
刺血疗法治颈椎病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9 | 27 阅读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以眩晕为主要表现,其伴随症状有颈痛、头痛、头昏、耳鸣、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平衡障碍等。采用刺血疗法予以治疗,效果较好。取穴:百会、大椎、头维。患者取坐位,上述穴位用碘伏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挤压百会、头维穴,大椎穴加拔罐,使各穴出血1~3毫升。2~3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7次。 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为气滞血瘀,颈部的长期慢性劳损及退行性变的骨质增生导致气机不畅,气滞日久...

阅读全文
白背叶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0 | 24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固脱,消瘀。治肠炎,脱肛,淋浊,疝气,肝炎,脾肿,子宫下垂,产后风瘫,白带,赤眼,喉蛾,耳内流脓。 ①《岭南草药志》:收涩固脱。 ②《广西药植名录》:祛风湿,治刀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浸汁滴耳。 附方 ①治淋浊:白背叶根五钱,茯神四钱,茯苓三钱。煎水空腹服。(《岭南草药志》) ②治子宫下垂:白背叶根十二两,米醋二斤,煎至半斤,夜间置于露天打露一宵,...

阅读全文
小铜锤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3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铜锤 实际拼音: Xiǎo Tónɡ Chuí 别名: 铜锤草、美形金纽扣、细麻药、小麻药、过海龙、黄花草、遍地红、乌龙过江 来源: 菊科金纽扣属植物美形金纽扣Spilanthes callimorpha A. H. Moore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秋季更佳,洗净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 辛、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骨折,跌打...

阅读全文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3 | 23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 用法用量 0.5~1两,鲜全草2~4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 (1)临床上常与红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黄等配伍,用治肠痈(急性阑尾炎);与鱼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芦根等配伍,用治肺痈(肺脓疡);与银花、连翘等配伍,用治疮痈肿毒,同时用本品鲜草捣烂外敷。配红花、山楂等药,治产...

阅读全文
神奇的血竭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5 | 22 阅读

相传,凶恶的巨龙想要称霸世界就必须先消灭大象群,于是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厮杀,血洒大地。后来,在这悲壮的战场上,竟然长出了一种树,这种树受伤后会流出殷红的像血一样的树脂,当地人称为“龙血树”。如今这种树就长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充满着神秘感。 龙血树的树干在受到损伤后,经过微生物的侵染和自然的氧化,内皮层会逐渐变红,形成树脂。将含有树脂的枝干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不停搅拌,经过七天七夜的熬制,最终凝...

阅读全文
理气药之槟榔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7 | 21 阅读

槟榔味辛,性温,属理气药范畴。降气破滞是它的特长,兼能行痰下水,消积杀虫。槟榔长于降气,前人经验认为“性如铁石之降”,能把人体最高部位之滞气,降泻至极下之处。所以对于因气逆,气滞所造成的胸腹胀闷,嗳气呕逆,腹澜便难,痢疾后重,脚气水肿等症,都可使用。例如:对胸腹胀闷,常配合枳壳、苏梗、藿香梗、厚朴花等同用。对嗳气呕逆,常配合生赭石(先下),旋复花(布包),苏于,丁香,半夏,竹茹等同用。对腹满便难...

阅读全文
推拿手法之掌揉法
推拿手法 | admin | 2025-05-26 | 21 阅读

【操作要领】用大鱼际或掌根着力贴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环旋摆动。操作同上法。 【作用与应用】由于本法和缓舒适,老幼均可,脘腹部、头面部及四肢等部均可应用。具有理气和胃,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可治疗脘腹胀痛、胸胁支满、腹泻、便秘、头痛、失眠等疾患。也可治疗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红肿疼痛、肢体麻木等症。...

阅读全文
正骨水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2 | 21 阅读

《中国药典》:正骨水 名称: 正骨水 处方: 九龙川、木香、海风藤、土鳖虫、豆豉姜、猪牙皂、香加皮、莪术、买麻藤、过江龙、香樟、徐长卿、降香、两面针、碎骨木、羊耳菊、虎杖、五味藤、千斤拔、朱砂根、横经席、穿壁风、鹰不扑、草乌、薄荷脑、樟脑 性状: 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 炮制: 以上二十六味,除徐长卿、两面针、降香、薄荷脑、樟脑及部分五味藤(41.7g)外,其余九龙川等二十味...

阅读全文
丹参的传说与功效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6-01 | 20 阅读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江苏等地。以条粗壮、紫红色者为佳。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肝脾肿大,心绞痛等。 别名异名有赤参,山参,紫丹参,红根,红暖药,紫党参,红参等。 传说故事 丹参根部呈紫红色,民间有将其称作“丹心”的,这与流传的一个感人故事有关。 相传很久以前,东海岸边的一个渔村里住着一个叫“阿明”的青年。阿明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