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活血散瘀" 的结果

找到 502 条相关结果

猪蓼子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73 阅读

《中药大辞典》:猪蓼子草出处: 《分类草药性》 实际拼音: Zhū Liǎo Zǐ Cǎo 来源: 为蓼科植物节蓼或钟花蓼的全草或根。夏、秋季抽穗时采收。 原形态: ①节蓼,又名:大马蓼。一年生草本,高0.2~1(~2)米。茎直立,粗壮,单一或多分枝,无毛,节部膨大。叶互生,长圆形或披针形,大小变化甚大,一般长约1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具暗色斑,下面具腺点,主脉及边缘具伏生的...

阅读全文
癞皮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35 阅读

《中华本草》:癞皮根 实际拼音: Lài Pí Gēn 别名: 地道杜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倒卵叶紫麻的根或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obovata (C.H.Wright) Merr.[Debregeasia obovata C.H.Wrigh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2-3m。小枝有粗毛。单叶互生...

阅读全文
杏枝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中药大辞典》:杏枝 出处: 《本草图经》 实际拼音: Xìnɡ Zhī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枝。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杏仁"条。 功能主治: 《本草图经》:"主堕伤。" 复方: 治坠马扑损,瘀血在内,烦闷:杏枝三两。细锉微煞,好酒二升,煎十余沸,去渣。分为二服,空心,如人行三、四里,再服。(《塞上方》) 《中华本草》:杏枝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内蒙古道地药材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3 | 23 阅读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敕勒歌》是南北朝民歌,勾勒出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呈狭长形,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是“北药”和“蒙药”的重要产区。内蒙古比较著名的道地药材有甘草、锁阳、赤芍、麻黄、北沙参、桔梗、黄芪、肉苁蓉、枸杞、沙棘等。 梁外甘草甲天下 “九土精英色正黄,药中甘草入诸方。部分上下俱无犯,性适寒温两不妨。...

阅读全文
神奇的血竭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5 | 23 阅读

相传,凶恶的巨龙想要称霸世界就必须先消灭大象群,于是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厮杀,血洒大地。后来,在这悲壮的战场上,竟然长出了一种树,这种树受伤后会流出殷红的像血一样的树脂,当地人称为“龙血树”。如今这种树就长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充满着神秘感。 龙血树的树干在受到损伤后,经过微生物的侵染和自然的氧化,内皮层会逐渐变红,形成树脂。将含有树脂的枝干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不停搅拌,经过七天七夜的熬制,最终凝...

阅读全文
金牛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7 | 22 阅读

【功能主治】 ①《岭南采药录》:治霍乱吐泻,理内伤咳嗽。 ②《中药志》:解毒破血。治风痰膈气,解罂粟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散瘀,止痛镇咳。煎服治胸痛咳嗽,百日咳,小儿麻痹后遗症;鲜品捣烂醋调外敷治角膜云翳,角膜溃疡,急性结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辞典》...

阅读全文
庵䕡子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华本草》:庵䕡子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实际拼音: ān ( Cǎo Lǘ ) Zǐ 英文名: fruit of keiske Wormwood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庵(艹闾)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keiskeana Miq.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 庵(艹闾),多年生草本,茎高30-100cm。主根明显...

阅读全文
杨博良:秉承马派各科特色 本于效用择善而从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1 | 22 阅读

杨博良(1880—1952),大名尔厚,常州市武进县(今为武进区)横山桥镇西崦村人。他是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马氏医术全面继承者。父杨桂亭为清左宗棠手下大将,母亲旗人,为清宗室之女。杨博良自幼聪颖过人,熟读四书五经,经史功底深厚。他目睹了清廷朝纲不振,戊戌变法失败,科举渐废,深感仕途艰险,遂绝意功名,恪守庭训,“不为良相,当为良医”,锐志学医。时孟河名医马培之尚在,杨博良欲拜其为师,马老辞曰年迈体...

阅读全文
红升麻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升麻 实际拼音: Hónɡ Shēnɡ Má 别名: 金毛三七、三花七、阴阳虎、虎麻、术活、铁杆升麻 来源: 为虎耳草科落新妇属植物落新妇Astilbe chinensis (Maxim.) Franch. et Sav.,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秋季挖取根状茎,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连根挖取。晒干备用。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祛...

阅读全文
常用益肾药物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3 | 21 阅读

1、女贞子:甘,微苦.凉。滋补肝肾,益阴阴目。《本经》:“主朴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 2、旱莲草:甘、酸,寒。养肝益肾,凉血止血。《本草纲目》:“乌髭发,益肾阴”。 3、山茱萸:甘、酸、温。补益肝肾,固涩精气。《药性论》:“补肾气,兴阳遭,添精髓,疗耳呜”。 4、五味子:酸、甘、温。滋肝肾,生津液,敛肺止汗,涩精。《本经》:“主益气……补不足,张阴,益男子精”。 5、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