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活人书" 的结果

找到 263 条相关结果

增损柴胡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57 阅读

《类证活人书》卷十九:增损柴胡汤 名称: 增损柴胡汤 处方: 北柴胡 人参 甘草 半夏 陈皮 川芎 白芍药各等分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产后虚羸,寒热如疟,食少腹胀。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2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 ...

阅读全文
阿胶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1 阅读

《中国药典》:阿胶 实际拼音: ē Jiāo 别名: 驴皮胶 来源: 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制法: 将驴皮漂泡,去毛,切成小块,再漂泡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用文火浓缩(可分别加入适量的黄酒、冰糖和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阴干。 性状: 为长方形或方形块,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

阅读全文
赤石脂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4 阅读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赤石脂丸 名称: 赤石脂丸 处方: 黄连 当归各60克 赤石脂 干姜(炮)各30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伤寒热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饮吞下,日服三次。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赤石脂丸 名称: 赤石脂丸 处方: 赤石脂1两半,干姜(炮)2两,乌头(炮裂,去皮尖)3分,人参1两,细辛(去苗叶)1两,...

阅读全文
林则徐研制戒烟丸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30 | 21 阅读

林则徐(1785~1850),字符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清嘉庆年间中进士,入翰林院。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先后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任职。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 林则徐对中医颇感兴趣,工作之余,对中医典籍亦常涉及,现辑其二三事。 为名著作序 林则徐之父林宾日与一代儒医陈修园为至交,常在一起谈医言药,其医药...

阅读全文
林则徐与中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9 | 21 阅读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土大夫家庭。嘉庆进士,入翰林院。嘉庆25年(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两、山东等地任职。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由道台迁升至巡抚,道光17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1840年5月,受命往镇海军营帮办军务,遭谗害,不久被流放新疆。1845年起...

阅读全文
腹痛脐疗方一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26 | 21 阅读

1方 【药物】荜拨50克。 【制法】研细末,酒水各半煎干,搓成饼数个。 【用法】外敷神阙穴。用于虚寒性腹痛。 【验案】患者,女,38岁,农民,1963年7月初诊。患者腹痛住院半月,效果不显,时愈时发,表情痛苦,呻吟不已,喜热饮,纳呆,四末不温,剧痛时脐周有如虫噬,腹软,痛时喜按,大便溏薄,舌苔白,脉沉小紧。此系中阳式微,阴寒内聚,气机升降失调,气血郁滞所致。用上法敷神阙穴,腹痛渐止,后以理中汤5...

阅读全文
浙派中医的由来、构成与特色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按照浙江中医药学术流派统一称谓的命名原则,“浙派中医”之名既包容了浙江全域的学术流派,又在发音上朗朗上口,同时与浙江省内其他学科的流派相吻合。“浙派中医”有着丰富的学术内涵与鲜明特色,此称谓的发布,为浙派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浙派中医的由来 浙江中医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仅以人名、地域而言,就有丹溪学派、永嘉学派、绍派伤寒、钱塘医派等,若以学科划分则数量更众。如果能提炼一个既代表浙江中医...

阅读全文
茯苓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1 阅读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茯苓散 名称: 茯苓散 别名: 赤茯苓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 赤茯苓30克 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陈橘皮30克(汤洗,去白、瓤,焙)芎藭15克 白术15克 人参30克(去芦头)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伤寒后呕哕,心下痞满,胸膈间宿有停水,头眩心悸。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

阅读全文
麻黄汤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伤寒论》:麻黄汤 名称: 麻黄汤 处方: 麻黄(去节)6g 桂枝4g 杏仁(去皮尖)9g 甘草(炙)3g 功能主治: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去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麻黄汤 名称: 麻黄汤 处方: 麻黄(去根...

阅读全文
经络穴位图的传承印迹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3 | 19 阅读

《环中图》中的十二经脉图(之一),引自《中国针灸史图鉴》 元代滑寿《十四经发挥》中的经脉图(之一),引自《十四经发挥》 临床经典读本版。 针灸学中的经络循行、腧穴定位和人体的体表形态、内脏定位等密切相关。准确表示出腧穴体表定位、腧穴与经络关系、经络循行规律,实现经络、腧穴内涵的可视化,十分关键。对此,古代医家发明了各种针灸图谱,以便增强直观印象,加强针灸教学培训和临床操作的准确性。针灸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