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洗浴" 的结果

找到 457 条相关结果

在锻炼中增强耐寒力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0 | 26 阅读

当红叶尽染、风起霜作的秋季到来之时,不仅严夏的酷暑早被一扫而光,而且近冬的寒意于早、晚间也频频袭来。半裸半露的夏装已被收藏入柜,代之而来的夹克衫、西服、毛线衣、薄绒衣相继上身。此时,蒙古族的小儿裸体尚能生活自如,但却很少有生病的。 这决非一时之功,是他们长期经受耐寒锻炼的结果。它说明,寒冷气候对人的健康是有益的,人的耐寒能力可以通过锻炼提高。 锻炼改变机体适应性 人的下丘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当自...

阅读全文
端午临近 话艾浴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6 | 24 阅读

端午,天气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临近,古人常用艾叶等插在门上,或用其烟熏,或用其煎水洗浴用来祛除各种毒害。 从端午节的许多种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是拿艾叶来防病、治病、保健康的,故端午节被视为卫生节。艾叶虽小作用大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 根据古代医药书籍,艾叶属常用的草...

阅读全文
秋季切忌不运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24 阅读

秋天正是耐寒训练的好时机,但“秋冻”不应只局限于秋凉少穿点衣服,更要加强运动锻炼等,想利用秋冻养生保健的人,切忌只想着“冻”而不“动”,应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增强“秋冻”的效果: 冷水浴:所谓冷水浴,就是用5℃~20℃的冷水洗澡,保健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醒...

阅读全文
柳屑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3 | 24 阅读

《中药大辞典》:柳屑 出处: 《纲目拾遗》 实际拼音: Liǔ Xiè 别名: 柳蚛屑(《圣惠方》),柳蛀粪(《圣济总录》)。 来源: 为垂柳蛀孔中的蛀屑。 功能主治: 《唐本草》:"主风瘙肿痒瘾轸。"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浴或炒热熨敷。 复方: ①治风瘾疹:柳蚛屑一斤,蒴藋根一斤,黄栌木一斤(锉),盐二合。上药,以水五斗,煎至三斗,去滓。暖室中看冷热,洗浴后,宜避...

阅读全文
春夏之交天多变,美容养颜调“肺、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23 阅读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芬芳竞艳。这个时节天气忽冷忽热,阴晴风雨无常,使人容易感到情绪紧张、烦闷不舒,加之季节性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各类皮肤疾病也纷至沓来,很多人的皮肤,尤其是面部,麻烦不断,令人痛苦不堪。因此这个时期,皮肤保养尤为重要。此时易发的皮肤病主要有痤疮、黄褐斑、风疹、湿疹、荨麻疹、真菌性皮肤病等。 中医理论认为,皮肤主要与“肝”、“肺”最为密切。 “肺”总司全身皮肤:中医将体表...

阅读全文
春夏之交天多变,美容养颜调“肺、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22 阅读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芬芳竞艳。这个时节天气忽冷忽热,阴晴风雨无常,使人容易感到情绪紧张、烦闷不舒,加之季节性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各类皮肤疾病也纷至沓来,很多人的皮肤,尤其是面部,麻烦不断,令人痛苦不堪。因此这个时期,皮肤保养尤为重要。此时易发的皮肤病主要有痤疮、黄褐斑、风疹、湿疹、荨麻疹、真菌性皮肤病等。 中医理论认为,皮肤主要与“肝”、“肺”最为密切。 “肺”总司全身皮肤:中医将体表...

阅读全文
妊娠(三之一)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2 | 21 阅读

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是气血调和。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云。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者。妊娠之脉也。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断绝者。有娠也。又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俱沉实。生二男。左右俱浮大。生二女。又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又左右两尺脉皆浮。为产二男。不尔女作男生。俱沉为产二女。不尔男作女生。又左手尺脉浮大...

阅读全文
大暑炎热酷暑难当,7招预防风湿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21 阅读

转眼间进入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热的时令就来了。大家普遍认为,夏天那么热,主要是患中暑、热伤风一类的病,患风湿病的应该不多。但夏天患风湿病还真不少,原有风湿病,夏季加重的更多见,那夏季应该怎么预防风湿病呢? 什么是风湿病? 风湿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称“痹病”或“痹证”,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影响到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及神经、血管等)表现为慢性疼痛和(或)肿...

阅读全文
夜交藤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中药大辞典》:夜交藤 出处: 《本经逢原》 实际拼音: Yè Jiāo Ténɡ 别名: 棋藤(《南京民间药草》),首乌藤(《江苏植药志》)。 来源: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带叶的藤茎,于夏、秋采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茎,于秋季叶落后割取,除去细枝、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何首乌"条。 生境分布: 主产河南、湖北、湖南、...

阅读全文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21 阅读

入夏后,暑、湿当令,且常夹有火热之气,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因此,入夏后人们养生保健的总体要求有以下6点: 补益气阴 暑邪易伤津耗气,人体大多偏虚,出汗多,常感口渴、疲乏,是气阴两虚的典型表现,故夏天常用益气阴、生津之品。中医有“冬补三九,夏养三伏”的说法,尤其在伏天,人体更加虚弱,天气越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