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治慢性胃炎" 的结果

找到 26 条相关结果

接骨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2 | 18 阅读

《中药大辞典》:接骨丹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实际拼音: Jiē Gǔ Dān 别名: 象耳朵(《云南中草药选》),大葫芦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山茱萸科植物鞘柄木的茎皮或叶。全年可采。晒干研粉或鲜用。 原形态: 鞘柄木,又名椴叶叨里木。 落叶小乔木,高2~4米。树皮暗褐色,有椭圆形皮孔;小枝具环形叶痕。单叶互生,宽卵形,长12~16厘米,宽8~12厘米,先...

阅读全文
治慢性胃炎的中医妙招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17 阅读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痞”等病证的范畴,是指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一般根据形态学变化分成浅表性与萎缩性两型,临床表现为并无特异性的上腹饱胀不适、嗳气、食欲减退,或兼无规律性的上腹疼痛,在疾病后期常出现乏力、短气、厌食、形体消瘦、贫血、长期腹泻等。因此必须重视慢性胃炎的治疗与预防,以下介绍可以居家防治慢性胃炎的几个中医妙招: 药膳食疗 生姜和胃茶:生姜3片、红茶适量,共置茶杯中、以...

阅读全文
饭团根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8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饭团根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实际拼音: Fàn Tuán Gēn 别名: 入地麝香、过山香(《广西药植名录》),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两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冷饭团的根皮或根。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产广西、广东。 性状: 干燥根皮,呈条块状或半卷筒状,长短大小不等。外表略粗糙,质脆,呈棕褐色,有多数纵皱纹及横裂纹.内...

阅读全文
蒲公英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0 | 15 阅读

《中国药典》:蒲公英 实际拼音: Pú Gōnɡ Yīnɡ 英文名: HERBA TARAXACI 别名: 黄花地丁、婆婆丁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呈皱缩卷曲...

阅读全文
红木香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5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红木香 出处: 《纲目拾遗》 实际拼音: Hónɡ Mù Xiānɡ 别名: 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汪连仕《采药书》),内风消(《植物名实图考》),土木香(《福建民间草药》),内红消(《江西中药》),浙江紫荆皮(《药材学》)。 来源: 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立冬前后采挖,去净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 长梗南五...

阅读全文
刺梨根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7 | 14 阅读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 出处: 《草木便方》 实际拼音: Cì Lí Gēn 别名: 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 化学成分: 根、茎均含鞣质。四川产的根皮含鞣质。又含维生素B-2.4%,维生素P-2.8%。 性味: 甘酸,平。 ①《草木便方》:"甘酸,涩。" ②《分类草药性》:"味苦。" ③《贵阳民间药...

阅读全文
火索麻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2 | 1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火索麻 实际拼音: Huǒ Suǒ Má 别名: 假芝麻、癞皮树、火索木、坡皮麻、鞭龙 来源: 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扭蒴山芝麻Helicteres isora L.,以根入药。秋冬采集,切碎晒干。 性味: 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 解表,理气止痛。用于感冒发热,慢性胃炎,胃溃疡,肠梗阻。 用法用量: 0.5~1两。 《中华本草》:火索麻 出处: ...

阅读全文
木棉皮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4-21 | 14 阅读

《中药大辞典》:木棉皮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实际拼音: Mù Mián Pí 来源: 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树皮。 生境分布: 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干燥树皮为条片状,或卷筒状,厚约0.3~0.7厘米,长约5~6厘米,宽约2~3厘米,外表灰黄棕色或红棕色,粗糙,密生椭圆形钉刺,纵向延长,钉上有层纹,不易剥落,有时刺尖被磨去。内表面红棕色,有顺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状...

阅读全文
草血竭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5 | 13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血竭 实际拼音: Cǎo Xuè Jié 别名: 一口血、弓腰老、老腰弓、小么公、地蜂子、地蚂蜂、回头草 来源: 蓼科蓼属植物红茎蓼Polygonum paleaceum Wall.,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根状茎,去掉茎叶须根,晒干。 性味: 苦、涩,微温。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止痛,止血。用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痢疾,肠炎,月经不调,红崩...

阅读全文
饭团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4 | 13 阅读

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治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骨痛,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①《岭南采药录》:去瘀生新。治妇女经前后肚痛,产后风迷,霍乱吐泻抽筋。 ②《广西药植名录》:止血,补血。治刀伤,子宫脱垂。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祛风消肿。治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风湿骨痛,跌打痪痛,经前腹痛,产后瘀痛,浮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