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汉代" 的结果

找到 299 条相关结果

何为中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2 | 24 阅读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

阅读全文
金庸武侠中的养生宝典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8 | 24 阅读

曾几何时,一本又一本武侠小说伴随着我们长大,“金庸”这个名字也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心中的“大侠”。10月30日,当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金庸先生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他的武侠世界里,都传递出中医养生的精妙,其中有很多养生方法值得我们效仿。 有人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三多:帅哥美女多、苦情虐恋多、中医元素多!对于很多热爱中医的人而言,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是一种品味中医...

阅读全文
浅谈国医与儒学的同源性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6 | 24 阅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统中医学被称为“国医”,明其与“国学”精神相通,华夏国学的主干就是儒学。古代“儒”的起源与“巫”有很大关系,“巫”在民间也扮演医者的角色,《公羊传·隐公四年》何休注“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最初儒士的服务范围也包括求雨、相礼、祭祀、治病、文书等。《国语·晋语·医和视平公疾》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西汉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史...

阅读全文
花中四君子之“晚香”“寿客”菊花华章谱东篱霜英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6 | 23 阅读

——清热、解毒、疏风、平肝、明目的菊花诗词歌赋铭颂序论曲集锦   菊与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而其和牡丹、山茶、水仙又合称中国“四大名花”,也同月季、康乃馨、唐菖蒲构成世界四大切花。 菊花,别名或雅称有秋菊、寒菊、寿客、寒花、秋芳、黄花、霜英、金英、金蕊、金靥、金精、日精、女华、节华、晚香、黄金甲、霜下杰、傲霜枝、黄金钱、傅延年、隐逸花(/者)、帝女花、旌节花、笑靥金、御爱、东篱等50余,为...

阅读全文
甲骨文中的龟与酒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31 | 23 阅读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上记载的中医药学内容也值得后人研究。 龟:除湿痹 补阴虚 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龟之长寿,与鹤齐名,在古人的心目中龟是显赫、尊贵的象征。《史记·龟策列传》载:“龟者,天下之宝也。先得龟者为天子,且十言十当,十战十胜。王能宝之,诸侯尽服,王勿遣也,以安社稷。”并将龟和鼎一样视为国家重器,合称为“龟...

阅读全文
春分养生运动——放风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3 阅读

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通过放风筝来避邪,如今大家更是借放风筝表达对新春新年的祈盼。 风筝最早源于我国。据传,第一只风筝是巧匠鲁班受到鹞鹰盘旋的启发,“削竹为鹊,成而飞之”。最早的风筝称为“鸢”。汉代时,我国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开始用纸糊风筝,自此又出现了“纸鸢”一词。据明人陈沂《询刍录》说,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

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著名女中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23 阅读

受制于封建礼教和妇女较低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流芳于世的女名医寥若晨星,载入正史的更是凤毛麟角,后者多为宫廷女医。中国专职宫廷医生自周代开始,而宫廷女医直到汉代才出现,她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后宫嫔妃们的医疗保健。 西汉义妁 义妁,河东(今山西省复县)人,她是我国正史所载最早的女名医。民间传说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遇有大夫走村串户,她总爱跟着学,看大夫们怎样望...

阅读全文
先秦两汉时期针灸特色
针灸文化 | admin | 2025-05-29 | 22 阅读

针灸的发展,从起源到理论体系的建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经验积累过程,在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实践基础的时候,适逢战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家著书立说,这时针灸领域也必然进行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考,也为后世的系统总结提供了不少理论素材。 进入汉代,社会渐趋稳定,为系统总结前人经验提供了较好的社会条件,同时阴阳五行学说已经发展成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医学将这种哲学作为自己的说理工具,最终,医学与...

阅读全文
中医雅称与佳话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22 阅读

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雅称和佳话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苍生大医:唐代药王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不但对医学有较深的研究,而且博涉经史百家学说,兼通佛典。他医德高尚,堪称医界的楷模。在《千金要方》一书中,他提出了“大医精诚”的思想,并被后世视为行医的道德标准。他主张:“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

阅读全文
屠苏酒的来历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8 | 22 阅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这是宋代王安石《元日》的诗句。相传从南北朝开始,民间有除夕夜半(即月初一开始)家人要先幼后长饮丹苏酒的习俗。正月初一饮药酒防疫的风俗,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以前由于卫生条件差,疾病流行,故常饮屠苏酒预防疾病。当时饮用的是椒酒,即用花椒浸泡的酒。花椒有温中散寒,除混散寒,止痛杀虫等功用,后来出现了屠苏酒,因为它辟瘟防疫、预防疾病的作用比椒酒更大,就逐步地取代了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