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水部" 的结果

找到 9 条相关结果

水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31 | 14 阅读

 露水 「释名」在秋露重的时候,早晨去花草间收取。「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白花露:止消渴。百花露:能令皮肤健好。柏叶露、菖蒲露:每天早晨洗眼睛,能增强视力。韭叶露:治白癜风。每天早晨涂患处。  明水 「释名」名亦称方诸水。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字。月明之夜,捕得方诸,取其壳中贮水,清明纯洁,即是方诸水。「气味」甘、寒、无毒...

阅读全文
识别真假墨旱莲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23 | 14 阅读

墨旱莲又名旱莲草、猪牙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每年夏、秋两季割取全草,除去泥沙,晒干或阴干即可入药。其性凉,味甘酸,具有凉血止血、补肾益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等症。中成药“二至丸”,就是由墨旱莲和女贞子两味药组成。市场上有以薔薇科植物朝天委陵菜的全草冒充墨旱莲,使用时注意鉴别。真品墨旱莲:干燥全草全体被白色茸毛,茎呈圆柱形...

阅读全文
卜芥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0 | 13 阅读

《中药大辞典》:卜芥 出处: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实际拼音: Bǔ Jiè 别名: 老虎耳、尖尾芋(《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独脚莲、观音莲、山芋(《四川常用中草药》),老虎芋、小虫芋、狼毒(《广西药植名录》),尖尾芋、尖尾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假海芋的根茎。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粗壮,肉质。茎高可达1米余。叶互生,阔卵...

阅读全文
墨旱莲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8 | 13 阅读

《中国药典》:墨旱莲 实际拼音: Mò Hàn Lián 英文名: HERBA ECLIPTAE 别名: 旱莲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乌心草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花开时采割,晒干。 性状: 本品全体被白色茸毛。茎呈圆柱形,有纵棱,直径2~5mm;表面绿褐色...

阅读全文
医必备药论--《医学源流论》卷上
医学源流论 | admin | 2025-06-07 | 12 阅读

古之医者,所用之药皆自备之。《内经》云:司气备物,则无遗主矣。当时韩康卖药,非卖药也,即治病也。韩文公进学解云:牛溲马渤,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巾无遗,医师之良也。今北方人称医者为卖药先生,则医者之自备药可知,自宋以后。渐有写方不备药之医,其药皆取之肆中,今则举世皆然。夫卖药者不知医,犹之可也。乃行医者竟不知药,则药之是非真伪,全然不问,医者与药不相谋,方即不误,而药之误多矣。又古圣人之治病,惟感...

阅读全文
药苑诗坛话车前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24 | 11 阅读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井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在这段话中,他以中药大家族中两种极普通的药物牛溲和马勃为例,说明行来似乎不起眼的东西,却各有各的妙用,表述了这位大文学家所倡导的知人善用、量才为择的人才观。 牛溲即车前,又称车轮菜、牛舌草、车轱辘莱菜等,是车前科多年生的草本物。它多生于田边路旁、坡上沟畔,有长柄,叶片呈广卵圆形。车前子的花呈穗状,上稠下稀...

阅读全文
地榆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0 | 9 阅读

《中国药典》:地榆 实际拼音: Dì Yú 英文名: RADIX SANGUISORBAE 别名: 黄瓜香、玉札、山枣子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 icinalis L.var.longifolia (Bert.) Yu et Li 的干燥根。后者习称“绵地榆”。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

阅读全文
卜芥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5 | 8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主流感;钩端螺旋体病;疮疡痛毒初起;瘰疬;蜂窝组织炎;慢性骨髓炎;毒蛇蛟伤;毒峰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鲜品30-60g。需炮制,宜煎2h以上)。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生品有大毒,禁作内服。内服需经炮制且不可过量。外用宜慎,因本吕外敷有致泡作用。中毒症状:皮肤接触汁液发生瘙痒;眼与茎液接触引起失明。误食茎或叶引起舌喉发痒、肿胀,流涎,肠、胃灼痛,...

阅读全文
山橙种植技术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23 | 8 阅读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为主,也可分株和压条。扦插在春季和夏季都可进行。插条基部浸入清水10天左右,保持浸水新鲜,插后提前生根,成活率也高。具体做法是,春季剪取的1~2年生枝条,截成15~20厘米的茎段,20根左右捆成一束,浸于清水中,入水深为茎段的1/3,每1~2天换同温度的水一次,温度控制在20~25C,待发现浸水部位发生不定根时即可扦插。扦插时应在插壤中用竹筷打洞,以免损伤不定根。由于山橙老茎基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