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气血虚" 的结果

找到 665 条相关结果

闭经挑针疗法
挑针疗法 | admin | 2025-06-04 | 32 阅读

凡妇女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仍无月经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若曾已有规则月经来潮,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致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此外,还有因生殖道闭锁而致闭经的称为假性或隐性闭经。青春期前、哺乳期、妊娠期或绝经后的闭经,属生理性闭经。中医学称本病为“女子不月”。 病因:先天不足,房劳多产,久病体虚,邪气内阻。病机:虚者如禀赋不足、房劳多产、久病等伤肾而致精血不足,血海...

阅读全文
冬季养生从避寒开始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30 阅读

现已是冬至节气,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数九开始,寒气逼人,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尤其是老年人,稍不注意便会受到寒气的侵袭,常会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暖,养生要从“避寒”开始。 《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其中“早卧晚起”为了防寒,“必待日光”为了散寒,“去寒就温”为了驱寒,“无泄皮肤”为了御寒。现代人的生活...

阅读全文
土家医诊法之脉诊
土医 | admin | 2025-06-05 | 27 阅读

号脉是用于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现流传在土家民间的脉象种类繁多,初步统计,有30余种,但常用的只有20余种。这些脉象对诊断疾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常脉象:脉来均匀,和缓,来去流畅从容有力,一息4至5次。 (一)骨脉 骨脉位于桡骨茎突处,相当于中医所说的寸口脉。号脉时,药匠将右手中指放在骨脉处,拇指放在骨脉的背侧,两手指间时用力。轻拿有脉者,为外热;重拿有脉并有力者,为内热。 (二)命脉 命...

阅读全文
痫症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2 | 26 阅读

脉虚弦为惊。为风痫。痫症者。发则仆地。闷乱无知。嚼舌吐沫。背反张。目上视。手足搐搦。或作六畜声者是也盖痫疾之原。得之惊。或在母腹之时。或在有生之后。必因惊恐而致疾。盖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恐气归肾。惊气归心。并于心肾。则肝脾独虚。肝虚则生风。脾虚则生痰。蓄极而通。其发也暴。故令风痰上涌而痫作矣。内经曰。然所以令人仆地者。厥气并于上。上实下虚。清浊倒置。故令人仆地。闷乱无知者。浊邪上干心主。而神明壅闭...

阅读全文
冬季进补:膏方饮食运动一个都不能少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23 阅读

冬季是养生进补的最佳时节。一些“虚”体质的人群,可以服用膏方滋补。但要注意适当锻炼和平时饮食调理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保健效果。 冬季是服用膏方最佳季节 膏方又叫膏剂,属于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有内服、外用之别。冬天为封藏的季节,滋补为主的膏方易被机体吸收,所以冬季是服用滋补膏方的最佳季节,尤其是冬至前后是最关键的调补时机。 近年来,随着膏方“北上南下”,越来越多的地区...

阅读全文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二
膏药制作 | admin | 2025-05-26 | 21 阅读

大黄 别名:西大黄、将军、锦军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 原植物形态: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肥厚。茎直立。瘦果3棱形。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

阅读全文
眼针的禁忌证
眼针 | admin | 2025-05-30 | 20 阅读

1)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 2)患有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者,禁止针刺。 3)对于儿童、破伤风、癫痫发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病势垂危抢救期间、气血虚脱己见绝脉者等,忌用本法。 4)对震颤不止、躁动不安、眼睑肥厚者慎用本法。...

阅读全文
阳虚者冬季温阳莫忘养阴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20 阅读

随着年龄增加,一些老年人开始气血虚衰,阳气不足,常常会出现怕冷的情况。整天手脚冰凉,全身怕冷,即使是在室内十几度的温度,也要穿着棉袄。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赵长普提醒说:阳虚体质的人,冬季养生既要温阳祛寒,也要养阴补虚,这样才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阴阳消长可补阳 民间谚语有“早上吃姜胜参汤,晚上吃姜赛砒霜”的说法,这是很有道理的。事实上,合理的膳食养生就要遵循“早吃热、晚吃凉”的规...

阅读全文
参耆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朱氏集验方》卷二引《梁氏总要方》:参耆汤 名称: 参耆汤 处方: 人参 桔梗 天花粉 甘草各30克 白芍药 绵黄耆(盐汤浸)各60克 白茯苓 北五味各4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主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日进四服。留滓合煎。 《回春》卷四:参耆汤 名称: 参耆汤 处方: 人参(去芦)1钱,黄耆(蜜水炒)1钱,茯苓...

阅读全文
立春养生食谱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0 | 20 阅读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自此万物开始有了生机。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是由寒向暖过渡的时候。所以,春季气候变化较剧烈,温差幅度很大。由于从冬人春,人的抗病能力和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流行性传染病又较多,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感染,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和少年儿童。因此,除了日常注意防范外,更应该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多摄人适合此季节食用的食物,以饮食助养生。这个时节养生的饮食方案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