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气血上逆" 的结果

找到 8 条相关结果

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生平事迹考述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李言闻,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之父,对李时珍的成长及学术生涯起着决定性的积极作用,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平著述 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晚号藏六野人。娶妻张氏,生有两子一女,长子名果珍,次子名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人参》载:“考月池翁,讳言闻,字子郁,衔太医院吏目。尝著《人参传》甚详,不能备录,亦略节要语于下条云耳。”蕲州瓦硝坝(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东头)人,其家世医,父为...

阅读全文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16 | 17 阅读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的眼底疾病,其眼底特征表现为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分支静脉内的急性血流梗阻,出血与水肿,多单眼发病,视力可突然下降,是临床常见的视网膜出血性疾患之一。老年患者较多,近年来年轻人亦常见,多为单眼发病,男性稍多于女性。 视网膜静脉阻塞属祖国医学“暴盲”范畴。病因病机归结如下: (1)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肝失调达,气机不畅,阻塞脉道。 (2)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气血上逆,血...

阅读全文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11 | 16 阅读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临床上分前段和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两型。供应视神经乳头的后睫状动脉发生循环障碍引起视神经乳头的急性缺血、缺氧,以致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不仅视神经乳头,而且筛板及筛板后的神经纤维均可受累,称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自视神经眶内段至视交叉发生缺血性改变,称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本病单眼或双眼发病,双眼发病时间可有...

阅读全文
惊者平之
治则治法 | admin | 2025-05-15 | 15 阅读

【惊者平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惊,是心神慌乱而不安宁;平,是指用镇静药。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气血上逆,出现有余的病症,例如癫狂病患者躁扰不宁,当用镇静剂中的“重镇安神”法;一是心血亏损,出现不足的病候,患者心悸易惊,当用镇静剂中的“养血安神”法。...

阅读全文
头晕气功疗法
百病气功 | admin | 2025-05-12 | 14 阅读

气功又名呼吸吐纳、引导按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健身、祛病过程中创造的一项自我身心锻炼方法。它通过姿势的调节、呼吸的锻炼、意念的集中和运用,以及配合有节律的肢体动作等,达到意气形相合、精气神兼练,具有安宁心神、协调脏腑、增强正气、疏通经络的作用,因而用于治疗头晕更为适宜。 头晕头沉眼花 【功法】 1.采取自由盘膝坐式练功,闭目宁神调息,两眼内视百会,吸气后闭气,令清气上行于头,然后徐徐...

阅读全文
山茱萸的应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4 | 12 阅读

山茱萸味酸,性微温,归肝肾二经,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以下功效: 补虚固脱 近代医家张锡纯云:“茱萸救脱之功,较参、芪、术更胜哉!”又说:“救脱之药,当以萸肉第一”。山茱萸善补肝,凡人身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其善治阴阳两虚之喘息、自汗、怔仲、失精、小便失禁、大便滑泻等危重证候。临症常以山茱萸50~100克煎浓汤服。 滋阴敛汗 肝为厥阴,其虚极之时,可见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或又热又汗之...

阅读全文
中风的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0 | 10 阅读

中风是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的疾病。因其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的善行数变相似而名中风,又名“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属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中风病的发生,归纳起来不外有虚(气虚、阴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病及心、肝、脾、肾等脏。当遇有忧思恼怒,或劳累、嗜酒等诱因,气血...

阅读全文
中风后的轻度瘫痪的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8 | 9 阅读

概述 中风又称“卒中”,因本病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并因气血上逆,导致脑络痹阻或血溢于脑,经脉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生的病症。以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强语謇为主症。多发于中老年,在气温骤降或寒冬季节易发,死亡、伤残率较高。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与“中风”的表现类似。 辩证治疗 分  型 选  穴 操  作 实用小技巧 脉络空虚 风邪闭阻 体针:肩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