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气短" 的结果

找到 1340 条相关结果

板蓝根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1 | 38 阅读

《中国药典》:板蓝根 实际拼音: Bǎn Lán Gēn 英文名: RADIX ISATIDIS 别名: 大蓝根、大青根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

阅读全文
支气管哮喘的刮痧疗法
百病刮痧 | admin | 2025-05-29 | 37 阅读

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以突然发作、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呼吸困难为特征。本病分发作期和缓解期,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有密切关系。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

阅读全文
便秘撮痧疗法
百病刮痧 | admin | 2025-05-29 | 36 阅读

撮痧疗法是在患者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拧起一个橄揽状的充血斑,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民间在利用此法治疗疾病时多在前额、前后颈部、胸部、背部、腹部,治疗结束后局部往往会出现紫红色的瘀斑,影响容貌,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运用。撮痧疗法刺激腰腹部的穴位,通过经络调整内脏功能,可以起到治疗便秘的作用。 将手指用温水湿润,五指弯曲,用示指与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穴位,将皮肤挟起。然后松开。这样一起一落,...

阅读全文
亦食亦药黑芝麻 秋季润燥效堪夸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29 阅读

芝麻,有黑、白二色,习惯上黑色芝麻入药,为胡麻的干燥成熟黑色种子,其既是食物,亦是药物,为药食两用物品。 中医对黑芝麻早有认识,并给予高度评价。如《神农本草经》指出:“补五内(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玉楸药解》记载:“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疗语蹇、步迟、皮燥发枯、髓涸肉减、乳少、经阻诸证。医一切疮疡,败毒消肿,生肌长肉。杀虫,生秃发。”《本草求真》中说:“补血,...

阅读全文
立冬养生 重在收藏与保暖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7 阅读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今年是11月8日。中医认为,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就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中医养生学家主张:冬季养生,避寒就温、歙阳护阴,以使阴阳相对平衡,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关节炎等疾病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人到了冬季病情就会逐渐加重,遇寒冷空气的刺激就会诱发急性发作。有...

阅读全文
眩晕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5 | 24 阅读

风寒暑湿。气郁生涎。下虚上实。皆晕而眩。其脉风浮寒紧。湿细暑虚。涎弦而滑。虚脉则无。治眩晕法。尤当审谛。先理痰气。次随症治。眩者言其黑。晕言其转。冒言其昏。眩晕之与冒眩。其义一也。其状目闭眼眩。身转耳聋。如登舟车之上。起则欲倒。盖虚极乘寒得之。亦不可一途而取轨也。风则有汗。寒则掣痛。暑则热闷。湿则重滞。此四气乘虚而眩晕也。喜怒哀乐。悲恐忧思。郁而生痰。随气上厥七情致虚而眩晕也。淫欲过度。肾家不能纳...

阅读全文
血中圣药数当归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23 阅读

当归素有妇科“圣药”和“血家百病此药通”之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考证“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妇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正与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之意相同。他续引古人崔豹《古今注》“古人相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芍药一名将离”的风俗之说支持这一见解。 当归配伍相应食物做成药膳,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共奏补血益气、调经止痛、祛瘀生新、润肠通...

阅读全文
肩背痛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30 | 23 阅读

一论脉洪大促紧者。肩背痛。沉而滑者。痰痛也。豁痰汤半夏(制) 栀子(炒) 陈皮 海桐皮 枳壳(各八分) 桔梗 赤芍 苍术(制) 香附(各七分) 茯苓(去皮六分) 川芎 姜黄(各五分)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生姜煎服。如痛甚。头剂加朴硝二钱。一论肩背痛。不可回顾者。太阳气郁而不行也。以风药散之。脊痛腰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不通行也。以羌活胜湿汤本(二钱) 防风 羌活 独活(各一钱) 川芎(一...

阅读全文
贫血虚劳有膏招
百病膏药 | admin | 2025-05-29 | 23 阅读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铁贮存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以皮肤和黏膜颜色苍白、疲软无力、头晕耳鸣、眼花、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眩晕和晕厥,活动后心悸、气短,甚至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本病属中医“虚劳”范畴,多为脾胃亏虚、运化不足所致。治宜健脾开胃,益气养血,临床观察发现,膏滋疗法有明显效果,以下介绍几则,供患者选用。 红枣阿胶膏:红枣500克,黑胡麻仁、胡桃仁肉,桂花各...

阅读全文
五劳所伤的预防与调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23 阅读

《黄帝内经》指出,视、卧、坐、立、行五种动作持久过度的疲劳,均能伤及血、气、肉、筋、骨,同时也会伤及其所应的五脏。其中“久视、久立、久行”是劳作过度,“久卧、久坐”则是安逸过度,“五劳所伤”实为劳逸太过、病起过用。 过劳与过逸都会成为疾病的发生因素,唐代医药学家、养生家孙思邈《千金要方》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