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气癃" 的结果

找到 41 条相关结果

车前子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6 | 20 阅读

《中国药典》:车前子 实际拼音: Chē Qián Zǐ 英文名: SEMEN PLANTAGINIS 来源: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

阅读全文
品味穿越时空的“点赞”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8 | 17 阅读

“点赞”是近些年流行于网络的语言,表示赞同和喜爱之意。然而,早在一百多年前,清代学者叶志诜专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撰写了《神农本草经赞》。这种穿越时空的点赞,给中医这座宝库又增添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神农,传说中“三皇”之一,传称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本草经》书名冠以神农为尊古之风的假托。关于该书成书年代有不同考论,或写于秦汉时期,或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是流传较广...

阅读全文
药小功大车前子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04 | 17 阅读

唐代诗人张籍患眼病,他的友人韦开州特地从三千余里之外的开州给他寄来当地中午采集的车前子,张籍请教中药师傅,个个都说这种车前子治疗眼病最神效。张籍深受感动,便做诗致谢,他在题为《答韦开州寄车前子》的诗中写道:“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使君怜病眼,三于余里寄闲人。” 李时珍在《木草纲目》中明确指出,车前子“导小肠热,止暑湿痢”。他还记载了—则医案;宋代的欧阳修,曾患急性痢疾,皇室的御医都...

阅读全文
玉石部上品
千金翼方 | admin | 2025-06-08 | 14 阅读

二十二味  玉泉 味甘,平,无毒。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利血脉。疗妇人带下十二病,除气癃,明耳目。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轻身长年。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札。生蓝田山谷,采无时。  玉屑 味甘,平,无毒。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生蓝田,采无时。  丹砂 味甘,微寒,无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

阅读全文
经络•经穴起止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界为十二,实出一脉。医而不知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手太阴肺经,左右二十二穴。每旦寅时从中府起,循臂下行,至少商穴止。中府 在乳上三肋间,去云门下一寸陷中。针入三分,不宜灸。主喉痹,胸满塞痛,面肿,呕吐,咳唾浊涕,肩背痛,腹胀,食饮不下。云门 巨骨下,气户旁二寸陷中。...

阅读全文
卷第三
新修本草 | admin | 2025-06-19 | 13 阅读

 玉泉 味甘,平,无毒。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利血脉,疗妇人带下十二病,除气癃,明耳目。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轻身长年。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札。生蓝田山谷,采无时。畏款冬花。蓝田在长安东南,旧出美玉,此当是玉之精华,白者质色明澈,可消之为水,故名玉泉。今人无复的识者,惟通呼为玉尔。张华又云,服玉用蓝田谷玉白色者;此物平常服之,则应神仙,有人临死服五斤,...

阅读全文
车前草的由来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12 阅读

相传尧舜禹时期,江西雨水过多,而河流因泥沙淤阻,致使逐年发生水灾,使老百姓的水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无家可归。舜帝知情后,要禹派副手伯益前往江西治水。他们采用疏导法,疏通赣江,工程进展很快,不到一年就修到了吉安一带。 当年夏天,因久旱无雨,天气炎热,工人们发昏发烧,小便短赤,病倒的人不计其数,大大地影响了工程的进展。 舜帝知道后,派禹带医师前往工地诊治仍无济于事,急得禹和伯益将军在帐篷前来回踱步...

阅读全文
本草分类•治湿门|治湿杂用:石龙子 蝼蛄 鼠妇 笔头灰 天浆子 蛇含石 ...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1 | 12 阅读

石龙子生石涧中,形似龙而小。《衍义》云∶能至风雨,故利水道,通五癃邪结气,破石淋下血。有四种∶在草泽者,名蝾螈、蜥蜴;在壁者,名 蜒、守宫。以五色具者为雄而良,色不具者为雌乃劣耳。入药当用草泽中者。五月采,去腹中物,火干用之。恶硫黄、斑蝥、芜荑。蝼蛄即月令蝼蝈鸣,俗呼土狗。味咸,寒,无毒。主十种水病,肿满,喘促不得卧,通石淋,主难产,溃痈肿,除恶疮,下哽咽,解毒。其腰以前,主涩大小便;腰以后,主利...

阅读全文
鼍甲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0 | 12 阅读

《中药大辞典》:鼍甲 出处: 《本草经集注》 实际拼音: Tuó Jiǎ 别名: 鮀鱼甲(《本经》)。 来源: 为鼍科动物扬子鳄的鳞甲。 原形态: 扬子鳄,又名:鮀鱼(《本经》),鼍(陶弘景),土龙(《续博物志》),鼍龙(《纲目》),猪婆龙。 形如蜥蜴而体极长大,大者全长达2米余。全体被有鳞甲。头部扁平;吻短而宽,钝圆;上颌海侧有圆锥状齿18枚,下颌海侧齿为19枚。眼大,有上下...

阅读全文
本草分类•治燥门|治燥杂用:天灵盖 人胞衣 红铅 裆 玉泉 玉屑 砺石 桃花石 百药煎 .. ...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5 | 12 阅读

天灵盖     乃天生盖,押一身之骨,未合即未有,只有囟门、顶骨中一片如三指阔,十字解者是。味咸平,无毒。主传尸尸疰,鬼气伏连,久瘴痨疟,寒热无时及肺痿乏力,羸瘦,骨蒸盗汗,兼治犬咬。凡使,须军门斩贼得之方可,不然,恶疾病死,诸毒聚顶,服之反害,不如以虎头骨及黄犬头骨代之。近时方士好用此入补药,以为胜于滋阴壮阳之剂,不知尸气损神,且犯天条,罪祸莫测。其骨,男者色白,女者色赤,阳人使阴,阴人使阳。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