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气毒" 的结果

找到 69 条相关结果

苗族医药:大山深处的瑰宝
苗医 | admin | 2025-05-19 | 22 阅读

苗族历史悠久,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四大民族之一(1000万人口)。苗族的分布以贵州省为中心(约占苗族总人口人50%),并向湖南、云南、重庆、广西、湖北、四川等省区辐射。苗族也是一个国际性民族,除中国外,日本、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地区也有苗族分布。 历史沿革 西汉刘向的《说苑辨物》:吾闻古之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者也,行医于乡里。《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有100多种与苗...

阅读全文
羚羊角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6 | 20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桂心、茯神、麻黄(去根节)、葛根、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炒)、酸枣仁、五加皮,各一两。升麻、枳壳(麸炒)、独活,各一两半。 功能主治: 治风痱,筋脉缓弱,言语蹇涩。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服。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

阅读全文
蝉花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3 | 19 阅读

《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蝉花丸 名称: 蝉花丸 处方: 蜜蒙花半两,威灵仙(去芦)半两,白蒺藜(炒,去尖)半两,木贼(去毛节)半两,草决明(炒)半两,菊花(去梗)半两,楮实子(炒)半两,石决明(火煅)半两,蝉退(麻油净洗)半两,青葙子(瓦上炒)半两,川芎半两,羌活(生)半两,旋覆花1两,甘草1两,荆芥穗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5丸。 功能主治: 年深日...

阅读全文
《本草纲目》中关于中医药“抗疫”的记载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4 | 18 阅读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武汉爆发新冠肺炎(COVID-19),并迅速在全国流行,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的不断攀升和受疫情影响国家数量的持续增加,公共卫生安全成为当下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控制疫情蔓延,在缺乏针对性抗病毒药物的紧急情况下,中医药在第一时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防治作用,根据疾病特点及患者具体的症状体征,分期辨证施治,在预防疫病发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疾病转归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基础...

阅读全文
解毒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8 阅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解毒丸 名称: 解毒丸 处方: 板蓝根120克(干者,净洗晒干)贯众30克(锉,去土)青黛(研)甘草(生)各30克 制法: 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以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误食毒草,并百物毒,精神恍惚,恶心者。 用法用量: 误中诸毒后,急取药15克,烂嚼,用新水送下,即解。或用水浸炊饼为丸,尤妙。如常服,可三五丸。 《普济方》卷四○四...

阅读全文
腹水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7 | 18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腹水草 实际拼音: Fù Shuí Cǎo 别名: 两头爬、两头粘、两头镇、仙桥草、钓鱼竿、钓竿藤、爬岩红、两头生根 来源: 玄参科腹水草属植物腹水草Veronicastrum axillare (Sieb. et Zucc.) Yamazak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 苦、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利尿消肿,散瘀解毒。用于腹水,水...

阅读全文
加味藿香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2 | 18 阅读

《外科正宗》卷二:加味藿香散 名称: 加味藿香散 别名: 加味藿香饮 处方: 藿香、甘草、桔梗、青皮、陈皮、柴胡、紫苏、半夏、白术、茯苓、白芷、厚朴、川芎、香附、夏枯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气毒瘰疬,外受风邪,内伤气郁,以致颈项作肿,肩膊强痛,四肢不舒,寒热如疟,及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加味藿香饮(《嵩崖尊生》卷六)。 ...

阅读全文
硫黄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4 | 17 阅读

《肘后方》卷四:硫黄丸 名称: 硫黄丸 处方: 硫黄 矾石 干姜 茱萸 桂 乌头 附子 椒 人参 细辛 皂荚 当归各等分 制法: 上十二味,捣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中逐寒。治阳气不足,夏月怕冷,喜温饮食,不能解衣者。 用法用量: 每服10~20丸,日三服。 若冷痢者,加赤石脂、龙骨。 《普济方》卷一九八:硫黄丸 名称: 硫黄丸 处方: 阿魏(研)3...

阅读全文
食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5 | 16 阅读

功能主治 涌吐,清火,凉血,解毒。治食停上脘,心腹胀痛,胸中痰癖,二便不通,齿龈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疮疡,毒虫螫伤。 《本经》:大盐,令人吐。 《别录》:主下部匿疮,伤寒寒热,吐胸中痰癣,止心腹卒痛,坚肌骨。大盐,主肠胃结热,喘逆,胸中满。 《本草拾遗》:除风邪,吐下恶物,杀虫,明目,去皮肤风毒,调和腑脏,消宿物,令人壮健。人卒小便不通,炒盐纳脐中。 《日华子本草》:暖水脏,(主)霍乱心痛,...

阅读全文
大黄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2 | 16 阅读

《外台秘要》卷四引《集验方》:大黄散 名称: 大黄散 处方: 大黄120克 黄连120克 黄芩120克 制法: 上三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用法用量: 先食服3克,一日三次。亦可为丸服。 《圣济总录》卷一○六:大黄散 名称: 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锉碎,炒),黄连11两,羖羊角屑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肝肺大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