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正经" 的结果

找到 131 条相关结果

浙派中医的由来、构成与特色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按照浙江中医药学术流派统一称谓的命名原则,“浙派中医”之名既包容了浙江全域的学术流派,又在发音上朗朗上口,同时与浙江省内其他学科的流派相吻合。“浙派中医”有着丰富的学术内涵与鲜明特色,此称谓的发布,为浙派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浙派中医的由来 浙江中医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仅以人名、地域而言,就有丹溪学派、永嘉学派、绍派伤寒、钱塘医派等,若以学科划分则数量更众。如果能提炼一个既代表浙江中医...

阅读全文
《易经》简介
易经 | admin | 2025-05-19 | 20 阅读

[主内容] 《易》之概貌    《易》即《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一说分别作于夏商周三个朝代,一说三本书均作于上古时期),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也即现代通常所说的易经。其也是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bǔshì))”。“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

阅读全文
金孝慈行医救灾民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5 | 18 阅读

一年的5、6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百家村一带大闹饥荒。村民们无米下锅,用树皮草根充粮。家家哭哭啼啼,怨声载道。有家姓王的财主却高兴万分,乘机向村民们敲诈勒索,以廉价购入青苗,高价卖给村民,牟取暴利。 一天,王财主家的轿子来到金孝慈先生家屋檐下,请他去帮公子医治急病。原来,王财主的儿子中暑得病,丿虽然谘了不少郎中诊断,但仍不见好。 孝慈先生带了药箱动身去王财主家了。他上轿之前暗暗对穷哥们说:“村...

阅读全文
翡翠养生 温润灵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7 | 17 阅读

翡翠是具有灵动玉石。翡翠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和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佩戴,能够被人体吸收。翡翠的作用远远不止这样,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有“除中热、解烦焖、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明耳目”等疗效。 急性心痛 有人患有急性心绞痛,发作起来胸闷得喘不过起来,疼痛难忍。在中医上被称为“胸痹”,“真心痛”多由于风邪侵气乘心,血瘀阳衰,心脉痹阻而来,在《诸病源候论》中有详细的论述:“心为...

阅读全文
六气为病(五运主病之)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注:此为《寿世保元》卷一之“五运主病”篇的后文部分风类诸暴强直支痛、緛[ruǎn]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厥阴风木。乃肝胆之气也。暴,卒也。强直,坚劲也。支痛、支,持也,谓坚固支持,筋挛不柔而痛也。緛[ruǎn] ,缩也。戾,乖戾也。谓筋缩里急。乖戾失常而病也。然燥金主于紧敛。短缩劲切。风木为病。反见燥金之化者。由亢则害。承乃制也。况风能胜湿而为燥也。风病热甚而成筋 者。燥之甚也。故甚者...

阅读全文
梨为秋季佳品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0 | 17 阅读

秋天干燥、风大是最明显的特征。因此平时要注意除燥,晚上睡觉时要注意关窗以防秋风伤害身体。而梨有润肺化痰的功效,改善秋燥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人们在描写秋天时总会用到“秋高气爽”这个词,除了偶尔飘落的黄叶外,云淡风轻的天空应该是秋天最显著的标志了。《黄帝内经》形容秋天时用到了“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这个词。什么是“天气”和“地气”,又为什么用“急”和“明”来形容呢?古人认为“天气”就是阳气,大自然的风...

阅读全文
郄穴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6-03 | 16 阅读

【郄穴】郄(同郄Xi),含有孔窍或缝隙的意义。郄穴是指体内气血聚会于某些空隙处的重要穴位。其中除十二正经外,奇经中的阴跷、阳跷脉和阴维、阳维脉都有郄穴,一般多用于内脏急性痛症,其名称是:肝--中都小肠--养老心--阴郄大肠--温溜脾--地机膀恍--金门肺--孔最三焦--会宗肾--水泉阳跷--跗阳心包--郄门阴跷--交信胆--外丘阳维--阳交胃--梁丘阴维--筑宾。...

阅读全文
理气润肺除秋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6 阅读

自古以来,中药方剂名之多,数不胜数,但遍阅各种医学典籍,却找不出一剂《红楼梦》中的江湖郎中王道士所言之“疗妒汤”来。此方选药精当,入口甜津津、润丝丝,倒确是深受平时爱妒忌的女孩子们欢迎。 当然,王道士说这个方子本是为逗宝玉一乐,以解午倦。宝玉去天齐庙烧香还愿,饭后至静室安歇,众嬷嬷恐他一时睡着了,便请当家的老王道士来陪他说话。这王道士专意在江湖上卖药,平时好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号称丸散膏丹、色色俱...

阅读全文
针灸直指·刺腰痛论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6-01 | 16 阅读

黄帝问曰:『腰痛起于何脉。刺之奈何?』 歧伯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①。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②。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胻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③。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冬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④。...

阅读全文
十四经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22 | 16 阅读

【十四经】即十二经(正经)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的合称。因为按照中医古代书籍的记述,在这十四条经脉中都有其直接连属的经穴,而在奇经八脉中的另外六条经脉并没有直接连属的经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