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正常脉象" 的结果

找到 30 条相关结果

土家医诊法之脉诊
土医 | admin | 2025-06-05 | 27 阅读

号脉是用于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现流传在土家民间的脉象种类繁多,初步统计,有30余种,但常用的只有20余种。这些脉象对诊断疾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常脉象:脉来均匀,和缓,来去流畅从容有力,一息4至5次。 (一)骨脉 骨脉位于桡骨茎突处,相当于中医所说的寸口脉。号脉时,药匠将右手中指放在骨脉处,拇指放在骨脉的背侧,两手指间时用力。轻拿有脉者,为外热;重拿有脉并有力者,为内热。 (二)命脉 命...

阅读全文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难经》的成语典故●沉疴痼疾(沉疴宿疾、顽瘴痼疾) ... . ...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15 | 24 阅读

 中医药成语“沉疴痼疾”,本指经久难以治愈的疾病,现也用以比喻长期形成的社会恶习和弊病。沉疴[kē],意指难治之病; 痼[gù]疾,意指积久不愈的疾病。成语典出神医扁鹊《难经·十八难》:“人病有沉滞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其外痼疾同法耶?将异也?” 关于此,《难经·十八难》原文载: 人病有沉滞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然:诊病在右胁有积气,得肺脉,结脉,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 诊不得肺脉,而右胁有...

阅读全文
《素问·宣明五气论》的养生要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20 阅读

【原文】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贤,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

阅读全文
脉象之缓、洪、细、促、结、代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缓脉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大脉:脉形大而无来盛去衰之势,多是病势进展之象,所谓大则病进(大而有力),也主正虚(大而无力)。 细脉(小脉) 脉形细如线,脉形窄,波动小。主虚...

阅读全文
夏洪
诊断 | admin | 2025-06-04 | 13 阅读

【夏洪】又称“夏钩”。指正常脉象在夏季的变化。洪和钩,象征流量的洪大,形容脉势来盛去衰,脉波急升而缓降。因夏季阳气旺盛,故脉气也相应地洪大一些。...

阅读全文
诊脉要领之胃神根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31 | 13 阅读

诊脉时,诊者首先要熟知正常脉象,才能进一步辨别异常脉象。并且,在诊视疾病时,不仅要辨病因、病位、病机,而且还必须了解患者正气的盛衰进退,以判断疾病的预后。健康人的正常脉象,以及患者脉中正气的反映,就是胃气、神气、根气。这种切脉首先要审察正气的方法,为历代医家所推祟,将其列为诊脉要领之首。如程钟龄日:“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面已。” 1、胃。中医学认为: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气旺盛,则脉道充...

阅读全文
胃、神、根
诊断 | admin | 2025-05-27 | 13 阅读

【胃、神、根】正常脉象的三个条件。脉势和缓,往来从容,节律一致,是脉有胃气。神是脉来柔和有力。根,即根基,表现有二,一是沉取应指;二是寸、关、尺三部脉相应。胃、神、根都是健康的脉象所具备的,在病脉中,亦以它们的存在与否来判别疾病的吉凶。但在切脉的过程中,胃、神、根三者实际上是不能截然分割的,一般都以脉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柔和有力作为这三者总的表现,说明人体胃气尚充,正能胜邪。...

阅读全文
正常脉象是指什么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24 | 13 阅读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脉至数来去清楚,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中医在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

阅读全文
春弦
诊断 | admin | 2025-05-22 | 13 阅读

【春弦】指正常脉象在春季的变化。弦,形容脉势有如弦线弹动,表示脉气的流畅而坚挺。春天阳气上升,生发机能较旺,故脉象也表现出弦象。...

阅读全文
瑶医学之摸手脉
瑶医 | admin | 2025-05-15 | 13 阅读

摸手脉,是瑶族古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流传于瑶族民间,千百年来瑶医就运用于临床辨证、推断病情,对保障瑶族劳动人民的生存与繁衍起着一定的作用,至今仍然是瑶医诊断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瑶医脉诊对内科、妇科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还可以对某些危重症作预后诊断。李钊东、刘杨建、赵秀英、黄秀娥等瑶医脉诊尤为精通,他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女病人下肢腘窝内侧脉小,大部分为子宫闭塞,左右内侧一边脉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