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正元散" 的结果

找到 14 条相关结果

草部(一)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31 | 15 阅读

 甘草 「释名」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灵通、国老。「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1、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2、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3、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

阅读全文
妇人门•癥瘕(与男子积聚条参看)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3 | 15 阅读

     癥瘕冷热都是瘀,或因食积或郁怒;     癥者,坚而不移;瘕者,坚而能移。七癥八瘕,经亦不详。虽有蛇、蚊、鳖、肉、发、虱、米等名,偶因食物相感,假血而成形耳,瘕比癥稍轻。其为病所以异于男子者,皆曰产后及经水行时,或饮食生冷,以致脾虚与脏气相结;或七情气郁生痰,皆必挟瘀血而后成形。要知疝瘕、痃癖、石瘕、肠覃、食 、血 、食癥、血瘕,种种不一,尽皆痞块之异名耳。经云∶大肠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

阅读全文
《济阴纲目》积聚症瘕门 论治积须养正气
济阴纲目 | admin | 2025-06-04 | 14 阅读

薛新甫曰:妇人痃癖症瘕,大抵因饮食起居七情失宜,亏损脏腑,气血乖违,阴络受伤,循行失度所致。 罗谦甫云:养正积自除,必先调养,使荣卫充实,若不消散,方可议下。但除之不以渐,则必有颠覆之害; 若不守禁忌,纵情嗜欲,其有不丧者鲜矣。(下不可轻渐字极妙) 【验案】 一妇人内热作渴,饮食少思,腹内初如鸡卵,渐大四寸许,经水三月一至,肢体消瘦,齿颊似疮,脉洪数而虚,左关尤甚,此肝脾郁结之证。(非郁结之脉,而...

阅读全文
正元散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04 | 14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元散 名称: 正元散 处方: 红豆(炒)、干姜(炮)、陈皮(去白),各三钱;人参、白术、甘草(炙)、茯苓(去皮),各二两;肉桂(去粗皮)、川乌(炮.去皮),各半两;附子(炮.去皮.尖)、山药(姜汁浸.炒)、川芎、乌药(去木)、干葛,各一两;黄蓍(炙)一两半。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下元气虚,脐腹胀满,心胁刺痛,泄利呕吐自汗,阳气轻微,手足厥泠...

阅读全文
开郁正元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1 | 13 阅读

《济阴纲目》卷五:开郁正元散 名称: 开郁正元散 处方: 白术 陈皮 青皮 制香附 炒山楂 海粉(海蛤代)桔梗 茯苓 砂仁 延胡索 炒神曲 炒麦芽 炙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锉为末。 功能主治: 利气行血,和脾消导。治痰饮气血郁结,气不升降,食积不化,积聚胀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医学入门》卷八:开郁正元散 名称: 开郁正元散 别名: 消...

阅读全文
蓬莪术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8 | 13 阅读

《中药大辞典》:蓬莪术 出处: 侯宁极《药谱》 实际拼音: Pénɡ é Shù 别名: 蓬莪茂(《药性论》),蒁药(《唐本草》),蓬莪蒁(《日华子本草》),广茂(《珍珠囊》),蓬术(《普济方》),莪蒁(《本草备要》),蓬蒁(《本经逢原》),羌七(《生草药性备要》),广术(《本草求真》),黑心姜(《岭南采药录》),文术(《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秋、冬均可采...

阅读全文
蓬莪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3 | 12 阅读

功能主治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治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 ①《药性论》:治女子血气心痛,破痃癖冷气,以酒醋摩服。 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开胃消食,通月经,消瘀血,止扑损痛,下血及内损恶血等。 ③《开宝本草》:主心腹痛,中恶,疰忤,霍乱,冷气吐酸水,解毒,食饮不消,酒研服之。又疗妇人血气,丈夫奔豚。 ④《医学启源》:主心膈痛。 ⑤王好古:通肝经聚血。 ...

阅读全文
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二)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5 | 11 阅读

虚火乌鸡须另喂,虚滞乌鸡宜善 。大乌鸡丸四制香附一斤,熟地四两,生地、当归、白芍、人参各三两,川芎、鳖甲各三两半,白术、黄芪、牛膝、柴胡、牡丹皮、知母、贝母各二两,黄连、地骨皮、干姜、玄胡索各一两,茯苓二两半,秦艽一两半,为末,用白毛乌骨雄鸡一只,闭死去毛肠净,用艾叶、青蒿各四两,装一半在鸡腹内,将鸡并余艾、蒿同入坛内,以童便和水浸过鸡二寸许,煮烂取出去骨,焙干为末;如有筋骨疼痛,去肉用骨,焙焦为...

阅读全文
杂病•内伤类•积聚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9 | 11 阅读

五积六聚皆属脾,经曰∶积聚、 瘕、痞满,皆太阴湿土之气。始因外感、内伤、气郁,医误补而留之以成积。积者,阴气,五脏所主,脉沉伏,或左或右,发有根,痛有常处。肝积左胁下,曰肥气,言风气有余,而血随气不行也,令人胁痛 疟;心积脐上,曰伏梁,言如梁之横架心下,令人烦心,乃火之郁也,忌热药与灸,又肠痈与此相似,但身股背肿,环脐而痛为痈;脾积胃脘稍右,曰痞气,言阳气为湿所蓄也,令人黄胆倦怠,饮食不为肌肤,仍...

阅读全文
消积正元散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4-25 | 11 阅读

《保命歌括》卷二十七:消积正元散 名称: 消积正元散 处方: 白术(炒)茯苓 陈皮(去白)青皮 砂仁 麦芽(炒)山楂子 甘草 香附末 海粉 神曲(炒)枳实(炒)元胡索各1.5克 制法: 上药叹咀。 功能主治: 养正除积,治小儿正气不足,形体瘦弱,腹内有积聚者。 用法用量: 水300毫升、姜3片,煎至210毫升,温服。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