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梨膏" 的结果

找到 68 条相关结果

夏秋之交话养生 燥暑夹杂重防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21 阅读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一到立秋,气温虽然还那么高,但身体的感觉马上就跟前一段不一样了,不像以前那么潮、闷、湿,能喘得过气了。但感觉上的轻松,不代表这是一个可以放松警惕的季节。 燥暑夹杂 须重防病 俗话说:“过立夏,扇子架。过立秋,扇子丢。”秋天和夏天(湿热黏腻)不一样,湿没了,所以秋天主要是燥。而且,燥还要分两种:夏秋交界时,易出现温燥,意思是又燥又热,而秋冬相接处是凉燥,是燥和凉。在立秋和处...

阅读全文
润肺摄食款冬花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0 阅读

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温。归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用于新旧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等病症。款冬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收载。《水经注》引《述征记》云:“洛水至岁末凝厉,则款冬茂悦曾冰之中。”正因其凌寒叩冰而生,华于严寒,故得“款冬”之名,所谓“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本草纲目》)其性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栽植以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为佳。 唐代诗人张籍曾有《款冬花》诗道:“僧房逢着款冬花,...

阅读全文
杂方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06 | 20 阅读

法制芽茶(鲁府传) 清火化痰。消食止渴解酒。芽茶(一斤净冷水洗过烘干) 白檀香(为末半两) 白豆蔻(为末五钱) 片脑(一钱另研)上用甘草熬膏。与茶拌匀。将三味药末撒开晒干。不拘时嚼咽。任意下。法制枸杞子(鲁府传) 补诸虚。滋肾水。延年益寿。甘枸杞子(红者半斤) 白檀香(为末五钱) 白豆蔻(为末四钱) 片脑(一钱另研)上用甘草膏拌枸杞子。三味末为衣。任意取用。法制人参膏(鲁府传)补元气。生津液。轻身...

阅读全文
偏阴虚质儿童的食疗药膳调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0 | 19 阅读

“偏阴虚质”是小儿由于体内精、血、津液等水分亏少,表现出以阴虚内热和干燥为主的状态,是儿童亚健康八种状态中比较重要、较为常见的一种,常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上后天失于调护以及疾病的影响等原因引起,如先天阴虚,孕母是阴虚体质或怀孕和哺乳期间过食温燥食物或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又如小儿偏食,进食蔬菜、水果少,饮水少,过食辛辣、煎炸等温燥食物;还有燥热病邪外侵,长期腹泻,病后伤阴或食欲差、进食少,以及...

阅读全文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是一个收获而又充满诗意的浪漫季节。但随着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不由呈现出唐代诗人王绩描写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而一场秋雨一场寒,连绵的秋雨更会给人们平添凄凉之感。...

阅读全文
梨为秋季佳品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0 | 18 阅读

秋天干燥、风大是最明显的特征。因此平时要注意除燥,晚上睡觉时要注意关窗以防秋风伤害身体。而梨有润肺化痰的功效,改善秋燥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人们在描写秋天时总会用到“秋高气爽”这个词,除了偶尔飘落的黄叶外,云淡风轻的天空应该是秋天最显著的标志了。《黄帝内经》形容秋天时用到了“天气以急,地气以明”这个词。什么是“天气”和“地气”,又为什么用“急”和“明”来形容呢?古人认为“天气”就是阳气,大自然的风...

阅读全文
秋日防病重养肺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17 阅读

时已入秋,轻风习习,天高云淡,给人们一种全身轻松、舒适的感觉。中医认为,燥主秋令,且燥邪易伤肺。根据中医五行学说,五脏在秋应肺。因此,秋季保健重在养肺,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治鼻病以护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萎缩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约占人群的90%左右,究其原因,在于鼻塞等鼻肺部症状可引起动脉低氧血症、睡眠障碍、肺容量下降等,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或急性发作。因...

阅读全文
入秋滋补中药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9 | 17 阅读

从气候特点而言,秋季之风性属燥,从人体脏腑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响,秋季为收藏季节,人体也宜收敛。故秋季药物保健法应以清润为主.辅以补养气血。 1.清润秋燥药 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别,在用药上应予以区分。今将常用的润燥药介绍于下: 沙参:性味甘、微寒,功能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天冬:性味甘、大寒,功能养阴清热,润燥生津。 麦冬:性味甘、微寒,功能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百合:性味甘,微寒,功...

阅读全文
日子需要润着过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5 | 17 阅读

《黄帝内经》曰:“燥胜则干”,中医认为燥邪干涩,最易耗伤人体津液,而津液之于人体犹如水之于土地,起着滋润、濡润的作用。 “秋季燥邪最伤肺,尤其伤及肺的津液,使肺阴(津液)受到损伤,而阴虚体质的人在症状上更加明显,故而要格外注意防秋燥。” 燥邪最易伤肺 “从肺的功能来说,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五脏中位置最高,像伞一样,故古人称肺为华盖。”中医认为肺有两大功能,一为主气,司呼吸,随着呼吸调节气的宣...

阅读全文
孟河医派传人王道平膏方学术特色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孟河医派传人王道平(1896—1971年),江苏省武进前黄漳湟村人。18岁师从孟河医派马培之的弟子钱厚甫,尽得真传。抗日战争前在沪开业,抗战胜利回到武进前黄行医,名噪乡里,先后带徒70余人。1947年10月,武进(常州)中医师公会举行第二届会员大会改选,王道平任监事。 王道平日常工作繁忙,无暇著述,仅留有喉症散、提脓拔毒散等验方和临证记录《膏滋方》一册。王道平122首膏滋药共治疗32种病证,包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