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栀子" 的结果

找到 2801 条相关结果

栀子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29 阅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栀子散 名称: 栀子散 处方: 栀子仁15克 子芩30克 龙齿60克 石膏60克 钩藤30克 吴蓝30克 川大黄90克(锉碎,微炒) 制法: 上药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热痫,昏迷不知人,嚼舌仰目。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 《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栀子散 名称: 栀子散 处方: 山栀仁(炒)萝卜子(...

阅读全文
积聚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14 | 28 阅读

1方 【药物】铁棒锤1克,天南星0.6克。 【制法】研末摊在膏药上。 【用法】贴脐部。用于痞块、包积腹痛。 【出处】《陕西草药》。 2方 【药物】鳖鱼(团鱼)1个,苋菜1000克。 【制法】将苋菜煎水浓缩,再与鳖鱼熬成浓膏。 【用法】取适量摊纸上,贴脐眼或痛处。用于痞块。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3方(化积膏) 【药物】香附2460克(半生半制),五灵脂2460克(半生半炒),黑丑、白丑各...

阅读全文
喉痹 (声哑 痄腮)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4 | 27 阅读

喉痹(声哑 痄腮)两寸脉浮洪而溢者。喉痹也。脉微而伏者死。内经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者。手少阴君火。心主之脉气也。一阳者。手少阳相火。三焦之脉气也。二脉并络于喉。气热则内结。结甚即肿胀。肿胀甚则痹。痹甚则不通而死矣。夫推原十二经。惟足太阳则下项。其余皆凑于喉咙。然内经何独言一阴一阳结为喉痹。盖君相二火独胜而热。中络故痛者速也。余谓一言可了者。火也。故十二经中。言嗌干、嗌痛。喉肿、颔肿。舌本...

阅读全文
痫症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2 | 26 阅读

脉虚弦为惊。为风痫。痫症者。发则仆地。闷乱无知。嚼舌吐沫。背反张。目上视。手足搐搦。或作六畜声者是也盖痫疾之原。得之惊。或在母腹之时。或在有生之后。必因惊恐而致疾。盖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恐气归肾。惊气归心。并于心肾。则肝脾独虚。肝虚则生风。脾虚则生痰。蓄极而通。其发也暴。故令风痰上涌而痫作矣。内经曰。然所以令人仆地者。厥气并于上。上实下虚。清浊倒置。故令人仆地。闷乱无知者。浊邪上干心主。而神明壅闭...

阅读全文
皮肤瘙痒症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31 | 25 阅读

1方(祛瘀散) 【药物】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各等量,冰片适量。 【制法】前4味研细末,加入冰片,用凡士林或蜂蜜调成稠糊状。 【用法】摊成3厘米x3x1厘米大小饼块,直接敷脐上,再用敷料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于皮肤瘙痒症。 【疗效】治疗90例,其中荨麻疹38例,治愈37例,好转1例;全身皮肤瘙瘁症21例,治愈21例;局限性皮肤瘙痒症5例,治愈5例;痒疹26例,治愈24例,好转2例。一般4次...

阅读全文
小甘露饮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25 阅读

《重订严氏济生方》:小甘露饮 名称: 小甘露饮 处方: 黄芩 升麻 茵陈 栀子仁 桔梗(去芦,锉,炒)生地黄 石斛(去根)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脾劳实热,身体面目悉黄,舌干,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阅读全文
加味甘桔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8 | 25 阅读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加味甘桔汤 名称: 加味甘桔汤 处方: 桔梗2.4克 甘草3.0克 牛蒡子 射干各1.8克 防风 玄参各1.2克 功能主治: 祛风宜肺,清热解毒。治风热上侵,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用水200毫升,煎服。或加生姜l片。 热甚者,加黄芩,去防风。 《幼科直言》卷五:加味甘桔汤 名称: 加味甘桔汤 处方: 甘草、桔梗、桑皮、丹皮、陈皮、黄芩、白芍、乌...

阅读全文
槐花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中国药典》:槐花 实际拼音: Huái Huā 英文名: FLOS SOPHORAE 别名: 金药树、护房树、豆槐、槐米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性状: 槐花:本品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

阅读全文
肩背痛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30 | 23 阅读

一论脉洪大促紧者。肩背痛。沉而滑者。痰痛也。豁痰汤半夏(制) 栀子(炒) 陈皮 海桐皮 枳壳(各八分) 桔梗 赤芍 苍术(制) 香附(各七分) 茯苓(去皮六分) 川芎 姜黄(各五分)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生姜煎服。如痛甚。头剂加朴硝二钱。一论肩背痛。不可回顾者。太阳气郁而不行也。以风药散之。脊痛腰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不通行也。以羌活胜湿汤本(二钱) 防风 羌活 独活(各一钱) 川芎(一...

阅读全文
怔忡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4 | 23 阅读

夫怔忡者。心中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是也。属血虚。有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瘦人多是血少。肥人属痰。怔忡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此心血不足也。多因汲汲富贵。戚戚贫贱。不遂所愿而成。一论血虚火盛。怔忡心慌恍惚。烦躁不宁。养血清心汤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七分) 白芍(酒炒一钱) 生地黄(酒洗一钱) 黄连(姜汁炒一钱)甘草(二钱五分) 片芩(去朽八分) 栀子(炒八分) 酸枣仁(炒) 远志(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