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有机碎屑" 的结果

找到 5 条相关结果

牡蛎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7 | 20 阅读

《中国药典》:牡蛎 实际拼音: Mǔ Lì 英文名: CONCHA OSTREAE 别名: 左牡蛎、海蛎子壳、左壳 来源: 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 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的贝壳。全年均可采收,去肉,洗净,晒干。 性状: 长牡蛎:呈...

阅读全文
淡菜的养殖技术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09 | 12 阅读

生活习性 贻贝的摄食也跟其他双壳类软体动物一样,只能被动地从通过它身体内部的水流中获得。根据贻贝胃的内含物的检查,我们知道它主要是以硅藻和有机碎屑做饵料的。此外也吃一些原生动物。 贻贝是用足丝固着生活的。它不但固着在岩石上,有的也固着在浮筒或船底上面,因此浮筒会因增加重量而下沉,船只也会因增加重量和阻力大大影响航行的速度。当然,附着在浮筒和船底的生物不只是贻贝一类,其他还有很多,例如牡蛎、藤壶等等...

阅读全文
文蛤养殖技术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08 | 12 阅读

生态习性 文蛤是埋栖型贝类,多分布在较平坦的河口附近沿岸内湾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的细沙,泥沙滩中,靠斧足的钻掘作用有潜沙习性。栖息深度随水温和个体大小而异,冬季时2—3cm文蛤潜居深度为6—8cm,而4—6cm文蛤潜居深度则为12cm左右。夏季高水温期,栖息在不到lcm深的滩涂表层,冬季水温低,其栖息深度可达10—20cm。气候稳定温暖时伸缩其足作活泼运行;寒冷时则潜入沙泥中,潜泥深度一般在5—...

阅读全文
刺参的人工养殖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19 | 10 阅读

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虽然与色彩斑斓的海底生物相比,这种“海黄瓜”模样不算漂亮,但是它的营养价值却极高。作为一种延年益寿的名贵滋补品,它被人们誉为海中人参,因此得名海参。我国已采到的海参有100多种,但能够食用的海参仅有21种,产量最高、质佳味美的品种当数刺参。据专家分析,刺参主要是由大量的黏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组成,具有抗肿瘤、抗凝血、防衰...

阅读全文
牡蛎养殖技术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25 | 9 阅读

牡蛎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牡蛎科。是沿海最为常见的双壳贝类,种类繁多,据说全球有100多种,我国已报道的有20多种。人工养殖主要是以下4种:即近江牡蛎、褶牡蛎、密鳞牡蛎和长牡蛎。现将长牡蛎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长牡蛎也称真牡蛎、日本真牡蛎,太平洋牡蛎自然分布于日本的北海道至九洲沿海。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内湾性贝类。它附着在退潮时露空的岩石或建筑物上。我国自1979年引进养殖。 一、生活习性  牡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