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暗褐色" 的结果

找到 513 条相关结果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30 阅读

《中药大辞典》:雀 出处: 《别录》 实际拼音: Què 别名: 嘉宾(崔豹《古今注》),家雀(《普济方》),瓦雀(《滇南本草》),宾雀(《纲目》),麻禾雀(《本草述》),树麻雀、老家贼、只只(《中药志》),查母塞刀姆(朝名)。 来源: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肉或全体。 原形态: 麻雀(《滇南本草》) 体长约12厘米。嘴粗短,圆锥状,黑色。虹膜暗红褐色。额、后颈纯栗褐色。眼下...

阅读全文
海带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4 阅读

《中药大辞典》:海带根 出处: 福建《医药卫生》 实际拼音: Hǎi Dài Gēn 来源: 为海带科植物海带的根。夏、秋两季收获海带,加工时剪下根蒂,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昆布"条。 功能主治: 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高血压,头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海带根1斤,生姜1.5两,红糖适量,加水煎制成450...

阅读全文
木耳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耳 实际拼音: Mù ěr 别名: 黑木耳 来源: 真菌类担子菌纲木耳科木耳属植物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L.)Underw.,以子实体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补气血,润肺,止血。用于气虚血亏,四肢搐搦,肺虚咳嗽,咯血,吐血,衄血,崩漏,高血压病,便秘。 用法用量: 1~2钱。 《中药大...

阅读全文
海藻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4 | 22 阅读

《中国药典》:海藻 实际拼音: Hái Zǎo 英文名: SARGASSUM 来源: 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 Ag. 或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Harv.) Setch. 的干燥藻体。前者习称“大叶海藻”,后者习称“小叶海藻”。夏、秋二季采捞,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 大叶海藻:皱缩卷曲...

阅读全文
雀瓮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3 | 22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雀瓮 实际拼音: Què Wènɡ 别名: 黄刺蛾[成虫名]、枣刺蛾、刺毛虫、洋辣子、天浆子、枣八角 来源: 昆虫纲鳞翅目刺蛾科黄刺蛾Monema flavescens Walker [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以带有石灰质硬茧的蛹入药。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 功能主治: 清热定惊。 治小儿惊风,痢疾。用量1~3枚。 ...

阅读全文
江蓠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30 | 22 阅读

《中华本草》:江蓠 出处: 江蓠又名龙须菜。 1.《纲目》菜部云:“龙须菜,生东南海边石上,丛生,无枝叶,状如柳根须,长者尺余,白色,以醋浸食之,和肉蒸食亦佳。”2.《漳浦县志》:“海菜,生海中沙地,长如线,色微红。”以上所述,从其生境、形态考证,其原植物似为江蓠属植物。 实际拼音: Jiānɡ Lí 别名: 龙须菜、海菜、线菜、海粉干、海面线、竹筒菜、蚝菜、发菜、粉菜 来源: ...

阅读全文
药用植物油松针锈病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学名 Pinus tabulae formis Carr.属松科常绿乔木。以油松的油树脂除去挥发油后留存的固体树脂,即松香入药。此外松节、松花粉、松针、松树皮等也都可入药。具有燥湿怯风、生肌止痛、活络等作用。分布在陕西、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症状 染病松针初生褪绿斑,长短不一,在斑段的正面现丘疹状褐色小点,排列成行,后转成暗褐色,且在褐色丘...

阅读全文
夜交藤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中药大辞典》:夜交藤 出处: 《本经逢原》 实际拼音: Yè Jiāo Ténɡ 别名: 棋藤(《南京民间药草》),首乌藤(《江苏植药志》)。 来源: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带叶的藤茎,于夏、秋采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茎,于秋季叶落后割取,除去细枝、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何首乌"条。 生境分布: 主产河南、湖北、湖南、...

阅读全文
红升麻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升麻 实际拼音: Hónɡ Shēnɡ Má 别名: 金毛三七、三花七、阴阳虎、虎麻、术活、铁杆升麻 来源: 为虎耳草科落新妇属植物落新妇Astilbe chinensis (Maxim.) Franch. et Sav.,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秋季挖取根状茎,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连根挖取。晒干备用。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祛...

阅读全文
甘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6 | 21 阅读

《中国药典》:甘草 实际拼音: Gān Cǎo 英文名: RADIX GLYCYRRHIZAE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