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散脉" 的结果

找到 51 条相关结果

散脉
诊断 | admin | 2025-05-29 | 19 阅读

散脉】脉象的一种。脉来散而不聚,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重按则触不到脉动。由气血消亡、元气耗散所致,见于疾病的垂危阶段。...

阅读全文
宋代灸法特色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30 | 18 阅读

通过研究发现,宋代刻印了多本涉及灸法的书籍,如《扁鹊心书》《针灸资生经》《灸膏肓腧穴法》《备急灸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上述书籍均保存完好并流传至今,能够完整反映宋代灸法特色的原貌,故从文献角度探究宋代灸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现以上述7本宋代涉及灸法的书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宋代灸法特色。 灸量宜足 艾灸剂量的多少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宋代尤其重视艾灸的剂量。...

阅读全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6-03 | 17 阅读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若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

阅读全文
针灸直指·刺腰痛论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6-01 | 16 阅读

黄帝问曰:『腰痛起于何脉。刺之奈何?』 歧伯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①。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②。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胻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③。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冬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④。...

阅读全文
《脉经》脉经卷第七 病不可炙证第十
脉经 | admin | 2025-05-24 | 14 阅读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脉浮,当以汗解,而反灸之,邪无从去,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当重而痹,此为火逆。若欲自解,当先烦,烦乃有汗,随汗出而解。何以知之? 脉浮,故知汗当解。 脉浮,热甚,而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咽燥必唾血。 《脉经》目录...

阅读全文
经络•经穴起止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界为十二,实出一脉。医而不知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手太阴肺经,左右二十二穴。每旦寅时从中府起,循臂下行,至少商穴止。中府 在乳上三肋间,去云门下一寸陷中。针入三分,不宜灸。主喉痹,胸满塞痛,面肿,呕吐,咳唾浊涕,肩背痛,腹胀,食饮不下。云门 巨骨下,气户旁二寸陷中。...

阅读全文
《脉经》选录之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脉经 | admin | 2025-06-10 | 12 阅读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手下)。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一曰,手下无,两傍有)。 洪脉,极大在指下,(一日:浮而大)。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 数脉,去来促急。(一日:一息六七至。一日:数者进之名)。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一日: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日:浮紧为弦)。 紧脉,数...

阅读全文
散脉之单脉介绍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31 | 12 阅读

《脉经》:“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诊家枢要》:“散为气血耗散,腑脏气绝,在病脉主虚阳不敛,又主心气不足。” 《濒湖脉学》:“左寸怔忡右寸扦,微饮左关应软散,右关软散胻肿胕,散居两R魂应断。” 《诊家正眼》:“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之散,怔忡不卧;右寸之散,自汗淋漓;左关之散,胀满蛊坏;右关之敬,当有溢饮;居于左尺,北方水竭;右得之,阳消命绝。” 《医学入门》:“散脉不聚命将崩,到此无由...

阅读全文
手太阴肺经考正穴法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29 | 12 阅读

                                      手太阴肺经中府(一名膺俞):云门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去胸中行各六寸。肺之募①,手足太阴二脉之会。针三分,留五呼,灸五壮。①募犹结募也,言经气聚此。主腹胀,四肢肿,食不下,喘气胸满,肩背痛,呕?,咳逆上气,肺系急,肺寒热,胸悚悚,胆热呕逆,咳唾浊涕,风汗出,皮痛面肿,少气不得卧,伤寒胸中热,飞尸遁疰,瘿瘤。...

阅读全文
二十四脉
四圣心源 | admin | 2025-05-29 | 12 阅读

浮沉 浮沉者,阴阳之性也。《难经》: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阳性浮而阴性沉,呼出为阳,心肺之气也;吸入为阴,肾肝之气也。 心肺之脉俱浮,浮而散大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之脉俱沉,沉而濡实者,肾也,沉而牢长者,肝也。脾居阴阳之中,其气在呼吸之交,其脉在浮沉之半,其位曰关。关者,阴阳之关门,阴自此升而为寸,阳自此降而为尺,阖辟之权,于是在焉,故曰关也。 阳盛则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