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提要" 的结果

找到 76 条相关结果

气功文化五代著作
气功文化 | admin | 2025-05-28 | 23 阅读

入药镜  气功内丹术经典著作。一卷。五代·崔希范撰。作者“以吾心为镜,身为之台,以神为药”,入药者是将五脏所禀五行之气入于丹田,此为《入药镜》篇名之本意。全书为三言歌诀,共八十二句。每四句讲述内丹养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描绘内炼过程及其感受,效法天体运行规律,为唐代以后道家重视内炼奠定了理论基础。  钟吕传道集  气功内丹术经典著作。3卷。又名《真仙传道集》或《钟吕传道记》。五代,施肩吾撰。全...

阅读全文
指甲花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1 | 20 阅读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主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焙干研末敷衍患处, 【各家论述】 1.《广西药植名录》:收敛,清热。 2.《国药提要》:治创伤。 【摘录】《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古代药商的“中药仿单”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9 | 19 阅读

中药仿单是附在单味中药或中成药包装上的药物说明书,主要介绍了药名、性味、功用、应用范围、禁忌、注意事项等,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作用于宣传药店的名号、地址、经营范围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各地个体经营的中药店中常能看到药店为扩大经营、招揽顾客、服务大众,在门前张贴广告、悬挂葫芦、画鱼符,橱窗里摆放着藏红花、冬虫夏草、海马、牛黄、珍珠、鹿茸、灵芝等多种奇珍名贵药材,并沿用多种多样的单味中药饮片...

阅读全文
洪迈笔下的中医药文化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3 | 18 阅读

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公元1123年出生,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是宋朝爱国名臣洪皓的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大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主要作品《容斋随笔》《夷坚志》属于笔记集,考据精确、议论高简、涉猎广泛,被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崇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纵览书中有关中医药的经典摘论、史实记载、医家轶事,涉及医学史、本草学、炮制学、方剂...

阅读全文
衡州乌药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9 | 18 阅读

《中药大辞典》:衡州乌药 出处: 《本草图经》 实际拼音: Hénɡ Zhōu Wū Yào 别名: 矮脚樟(《中国药植图鉴》),木防己、十八症、九皮英、托食茶、消食树(《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为防己科植物樟叶木防己的根或全株。春、冬采收。 原形态: 常绿灌木,高约3米。茎直立;有时枝条下垂攀援于其他树上;枝有条纹。叶薄革质,椭圆状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

阅读全文
吴门医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30 | 17 阅读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一个重要学术流派,起源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是吴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在国内久负盛名,世称“吴中医学甲天下”。吴门医派借以“吴中多名医,吴医多著述,温病学说倡自吴医”特征,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影响广泛。纵观中医学发展史,学术流派层出不穷,但很少有流派像吴门医派这样,对社会和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吴医的历史源流 (1)吴医的区域范围 吴,最早为古国名,世...

阅读全文
中医学原创微观理论《玄府学说》述评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何谓“玄府”?不少人都知道《黄帝内经》中的概念,一谓“汗孔”,“汗由气化,出乎玄微”(明·张景岳《类经》),故名之;二谓“气门”,“所以通行营卫之气,故曰气门”(清·薛雪《医经原旨·疾病第九》);三谓“鬼门”,“开鬼门,发表汗也”(清·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汤液醪醴篇第十四》);四谓“腠理”,“腠理开,汗大泄。”(《灵枢·岁露论》)其实,还有不为人熟知的第五种答案,那就是800多年前金元医家刘完...

阅读全文
朱丹溪:浙派中医的骄傲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17 阅读

如果要在千百年来中国中医药史上选出前十位在历史节点上有巨大贡献的医家,朱丹溪一定算一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并不是指金元四大医家的学术流派之争,另有含义。 首先,“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涉及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与官方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争。《局方》作为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在当时是所有医家行医的标准与指南,而朱丹溪所提出的“阳有余...

阅读全文
湘潭欧阳兆熊序
四圣心源 | admin | 2025-06-10 | 16 阅读

呜呼!医学之坏,至今日而极矣。其鬻术者无论也,即有一二嗜古之士,欲以涉猎方书,研求医理,而谬种流传,往往守一先生之言,以为标准。俗学茫昧,千手一律,杀人如麻,不可殚记。有诘而难之者,曰:吾之学,朱张刘李之学也,吾之方,固出自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所传也,然而不愈者,有命焉,非医之咎也。噫!虽予亦以为非医之咎也,何则?彼其耳目锢蔽已深,性灵汩没日久,虽欲自拔而不能,亦大可衰也已。 余自束发,侍...

阅读全文
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生平事迹考述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6 | 16 阅读

李言闻,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之父,对李时珍的成长及学术生涯起着决定性的积极作用,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平著述 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晚号藏六野人。娶妻张氏,生有两子一女,长子名果珍,次子名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人参》载:“考月池翁,讳言闻,字子郁,衔太医院吏目。尝著《人参传》甚详,不能备录,亦略节要语于下条云耳。”蕲州瓦硝坝(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东头)人,其家世医,父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