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护胃" 的结果

找到 158 条相关结果

中国人早餐到底应该怎么吃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26 阅读

早餐似乎已经成了一日三餐中最容易被省略的那一顿。但正在热播的纪录片《早餐中国》中,贵州凯里酸汤粉、汕头猪血汤、天津煎饼馃子……一道道充满地域特色的早餐接踵而至,每一帧画面都看得人们口水直流,原来平凡的早餐也可以这么有料。那么到底早餐应该怎么吃呢 早餐要9点前吃 “朝莫虚,暮莫实”是中医饮食养生的具体要求。从中医理论来看,辰时(早上7~9点)是胃经值班,胃气充盛,此时吃早餐最好,吃好早餐可养护胃...

阅读全文
温热派倡导三焦辨证的吴鞠通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6 | 24 阅读

吴鞠通(1758-1836),名塘,江苏淮阴名医。十九岁时父亲病逝,慨然废举子业而专事学医,后因子病温误治而亡,又专注温病治法。他“进而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颇有心得。他认为吴又可《温疫论》虽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但细察其法,未免支离驳杂,唯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但其医案散见于杂症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遂以《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内容为主,上溯喻嘉言、吴又可、王安道、李东垣...

阅读全文
过量喝酒危害大,多少才算是适量
男性保健 | admin | 2025-05-22 | 24 阅读

年关将至,饭局不断,饮酒的频率增多。有的人甚至一晚连赶好几场饭局。觥筹交错间,本是助兴的美酒常常演变成盛宴主角,因贪恋杯中物乐极生悲的事情也随之而来,至于醉酒等事更是时有发生。在这里提醒大家,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节日喝酒要悠着点,切莫贪杯惹祸。 过量喝酒的危害 第一,酒精可引起心肌细胞一系列结构和功能改变,大量饮酒对心肌有明显的危害。酒精可以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心肌里面的蛋白降解、心肌功能障碍等,...

阅读全文
中药服用的药引搭配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3 阅读

服用中药、中成药,多用白开水、酒、淡盐水、蜂蜜水、米汤、红糖水、葱白汤、姜汤等作药引子送服。药引子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用,有时还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矫味等功效,与中药、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 食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

阅读全文
感冒了喝碗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22 阅读

冬天感冒大都由风寒引起,其实,平时多喝粥能食疗,加了特殊食材的粥,尤利于防治感冒。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畏寒、无汗等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平时不注意预防,或得了感冒不及时治疗,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加重其他疾病如慢性气管炎、高血压、心脏病等。冬季感冒时可多食热粥,有助于发汗、散热、祛风寒。同时,感冒后人胃口差,肠胃消化系统不好,喝粥促进吸收。另外,有些药对肠胃刺激大,喝粥可保护胃黏膜。冬日煮粥以大米最好...

阅读全文
远离便秘,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21 阅读

随着现代生活及工作习惯的改变,便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各年龄段人群中都不罕见有日常排便费力、便如羊屎等一类不适的人群,且数量越来越多。那么“便秘”到底是怎么回事?日常生活又有哪些防控的小办法? 便秘不是独立的病 便秘是指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有便出不畅等情况。通俗来说,只要大便不能日行一次即可称之为“秘”,大便干难解、大便软但仍不解也是“秘”...

阅读全文
丹参的传说与功效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6-01 | 21 阅读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江苏等地。以条粗壮、紫红色者为佳。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肝脾肿大,心绞痛等。 别名异名有赤参,山参,紫丹参,红根,红暖药,紫党参,红参等。 传说故事 丹参根部呈紫红色,民间有将其称作“丹心”的,这与流传的一个感人故事有关。 相传很久以前,东海岸边的一个渔村里住着一个叫“阿明”的青年。阿明从小丧父,与母亲相依...

阅读全文
甘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6 | 21 阅读

《中国药典》:甘草 实际拼音: Gān Cǎo 英文名: RADIX GLYCYRRHIZAE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

阅读全文
九九重阳话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7 | 20 阅读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年10月21日是重阳节。在民间,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中医认为,重阳节气后,气候逐渐转凉,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是易发病的时令。此季节身体感到不适的人明显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此应注意重阳节养生,防病延年。 不宜乱进补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说,进补有利于赶走秋燥、调养生机。南京市中医院张钟爱主任强调,...

阅读全文
《伤寒论》中的特殊煎药法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5 | 20 阅读

《伤寒论》对药物的煎煮方法十分重视,其煎药方法除了常见的先煎、后下、烊化、对服之外,还有一些更特殊的煎药方法,这些特殊的煎药方法广大中医师在处方医嘱时常常被忽略,而影响到中医汤剂疗效的正常发挥。 1.加酒同煎法  如炙甘草汤,原方要求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同煎。佐清酒同煎目的在于借酒行气血、通经络、和阴阳,助行药势、宣痹通阳。尤其在补阴剂或气血双补剂中加酒能够通行药性,达到补而不滞之目的。炙甘草汤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