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抑郁不乐" 的结果

找到 11 条相关结果

华佗五禽戏功法健身优势
百家功法 | admin | 2025-05-28 | 20 阅读

猿戏运动多窥、望、抓、纵、闪、跳,机灵迅捷,主练心神与脉,按摩心脏,疏通心、小肠经,养心健脑。 熊戏运晃腹腔内脏,主练脾胃,按摩胃肠,疏通脾、胃经,健脾和胃。 鹿戏多伸展体侧筋肉,主练肝与筋,按摩肝胆,疏通肝、胆经,疏肝强筋。 虎戏运动腰及脊柱四肢骨关节,主练肾与骨,按摩肾脏,疏通肾、膀胱经,固肾壮骨。 鸟戏运动胸、臂,主练肺与皮毛,扩胸缩胸,张肺收肺,按摩肺脏,疏通肺、大肠...

阅读全文
从古诗词品读中医“木”的意象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这首《青门引》为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上阕写春日的感怀,下阕写酒醒后的情怀,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的多愁善感。这首词情景交融、含蓄宛转、丽辞腻声、意味隽永,满载着中医药知识。 东方木行之青帝 《青门引》词牌为张先创制,青门是汉代长安城(今陕西西安)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俗因门...

阅读全文
秋季养生要四防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6 阅读

(1)防秋燥 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既耗,就会出现燥象,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肺喜润而恶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怎么来养阴防燥呢?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秋天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 ...

阅读全文
膏方让女性永葆青春
中医美容 | admin | 2025-05-09 | 16 阅读

中医膏方俗称“膏滋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膏方不同于其他补药、补方,它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且膏方服用方便,便于保存。冬令季节适合进补,中青年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适时进补膏方,可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青春永驻。 中年女性更需调理 人的一生从胎儿形成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女性根据其生理特点可分为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6个阶段,这些变化体...

阅读全文
中药粥治疗产后缺乳
中医药粥 | admin | 2025-05-07 | 16 阅读

通乳粥 原料:党参、生黄芪、当归、麦冬、木通、桔梗各10g,七孔猪蹄150g,大米100g,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诸药择净,猪蹄去毛,同放锅中水煎取汁,同大米煮为稀粥,待烹时加入调味品,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2次。 功效:可补益气血、通络下乳。适用于产后缺乳、甚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神疲少食,舌淡少苔,脉虚细。 下乳涌泉粥 原料:当归、川芎、天花粉、白芍药、生地黄、柴胡、青皮、漏芦、桔...

阅读全文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15 阅读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而不顾气温低穿着单薄的女性;光脚穿凉拖或光腿穿短裙的女孩,还会“寒打脚上起”。 早睡早起宜养收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因此,...

阅读全文
月经不调的推拿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24 | 14 阅读

【概述】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指妇女的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发生异常改变,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甚至闭止,并连续超过三个周期者。本病多因寒冷、疲劳、精神刺激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导致体内雌激素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中医认为本病有内伤和外感两个方面。内伤以精神因素为主,外感以感受寒、热、湿邪为主,再由机体冲任不足、脏腑气血失调,导致月经失调诸证。...

阅读全文
补益药之大枣药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0 | 14 阅读

大枣性味甘温,属补益药。能补脾和胃,增强脾胃功能。有止泻,生津,补养强壮等作用。并能缓和药性,解毒,保护脾胃。例如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中,都使用大枣以缓和药性、解毒,保护脾胃。 大枣配甘草,小麦,名甘麦大枣汤,可用于妇女脏躁(情绪抑郁不乐,悲伤欲哭等)。常配合香附、柴胡,生龙骨、生牡蛎,白芍,郁金,胆南星等随证加减应用。 大枣的核,炒焦,泡水代茶饮,能使人安睡。对失眠的人,除服药治疗外,晚间可...

阅读全文
冬藏养生概要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13 阅读

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协助肺气的升降,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肾的生理病变表现为肾不纳气。“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耳的听觉赖于‘肾气的充养。肾主骨髓,通于脑,肾精生髓,其充在骨”,髓居骨中,肾精充盈,才能充养骨髓;“齿为骨之余”,齿骨同源,牙齿也赖于肾精充养;“发为血之余”,毛发的润泽需得到肾精的濡养。肾精充足,则骨髓的生化有源,坚固有力。肾虚...

阅读全文
《删补名医方论》逍遥散
删补名医方论 | admin | 2025-05-24 | 11 阅读

治肝家血虚火旺,头痛目眩烦赤,口苦倦怠烦渴,抑郁不乐,两胁作痛,寒热,小腹重坠,妇人经水不调,脉弦大而虚。 【组成】芍药酒炒 当归 白朮炒 茯苓 甘草炙 柴胡各二钱 引用煨姜三片 薄荷少许 煎服,【加味逍遥散】,即此方加丹皮栀子各五分炒。 【集注】赵羽皇曰:五藏苦欲补泻,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盖肝性急善怒,其气上行则顺,下行则郁,郁则火动而诸病生矣,故发于上,则头眩耳鸣而或为目赤,发于中,则胸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