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手少阳三焦" 的结果

找到 155 条相关结果

手少阳三焦经络系统图
穴位图谱 | admin | 2025-05-19 | 101 阅读

...

阅读全文
子午流注取穴法
子午流注针 | admin | 2025-06-04 | 25 阅读

子午流注取穴法主要包括“纳甲法”、“纳子法”和“纳络法”三种。 纳甲法 纳甲法是根据日天干开穴,天干起于甲,故称纳甲法。其原则如《针灸大成》云:“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这个原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根据时辰开穴,二要循经开穴。 (一)按时推算 根据时干支的顺序推算取穴,它的规律是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这个规律是指开井穴而言的。与此同时:天干属阳主进,故天干由甲→...

阅读全文
针灸穴位治疗各类痛证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9 | 23 阅读

针灸止痛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现介绍8个穴位,对缓解各类疼痛有显著效果。 针刺风池穴治疗偏头痛   取穴: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脉的交会穴。在颈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采取正坐位,直刺风池,针尖向对侧目内眦,深度0.5~1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30秒钟,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连续针刺1~2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根...

阅读全文
常动动手指可间接保护眼睛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22 阅读

手指操不仅能锻炼手部肌肉,缓解手部、腕部疲劳,防止指关节变形,而且可以很好地放松大脑。 中医专家说,人的手指上有6条经络的起止点,其中3条与眼部直接相关,他们分别是起于小指内侧的手少阴心经、起于小指外侧的手少阳小肠经和起于四指的手少阳三焦经。这几条经络沟通表里、联络脏腑、运行气血。通过手指的活动,会对这些经络的穴位产生按摩刺激功效,不仅可以达到眼保健的目的,对眼病的治疗也有辅助作用。 因此,老人想...

阅读全文
妊娠(三之一)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2 | 21 阅读

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是气血调和。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云。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者。妊娠之脉也。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断绝者。有娠也。又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俱沉实。生二男。左右俱浮大。生二女。又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又左右两尺脉皆浮。为产二男。不尔女作男生。俱沉为产二女。不尔男作女生。又左手尺脉浮大...

阅读全文
手少阳三焦经(亥)
穴位图谱 | admin | 2025-05-11 | 20 阅读

...

阅读全文
面瘫十二针治面瘫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9 | 18 阅读

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晴流泪,左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左耳后翳风穴处压痛明显。 取猪牙皂200克,研成细末,取适量以醋调如糊状,涂于患侧颊车、地仓穴...

阅读全文
何首乌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中国药典》:何首乌 实际拼音: Hé Shǒu Wū 英文名: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别名: 首乌、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性状: 本品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

阅读全文
药引与引经药的异同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9 | 18 阅读

药引的概念 药引是与中药的“定向定位”作用有关的一个概念。药引,可以理解为药或方剂的“引子”,或理解为具有“引子”作用的药,所以药引又称引药,即具有“引导”作用的中药。药引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处方中的诸药集中于某一部位或脏腑,直达病所,使之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方剂是中医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君、臣、佐、使是方剂的组成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是指方中治疗...

阅读全文
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验案举隅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06 | 18 阅读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该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并且临床症状以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故中医学中肩周炎又被称为“五十肩”“冻结肩”“肩凝症”等,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国内肩周炎的发病率高达8%。如果该病得不到正确的诊治,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甚至致残,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中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