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悲痛" 的结果

找到 49 条相关结果

沈从文的中医药情怀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23 阅读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我国著名学者、文学家,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沈从文自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创作结集80余部作品。其作品构思之精巧、遣词之精妙,清新优美,抒情传神,意境幽远。其作品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曾被译成多国语言出版,并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沈从文对中医学颇为钟情且有一定的研究与实践,在《边城》《长河》等多部文学作品中屡屡呈现中医药元素,讴歌...

阅读全文
春天散心驱走“春郁”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4 | 22 阅读

中医认为,春季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便是肝郁所造成的。那么,清明时节如何调适情志来达到养生的目的?一是珍惜明媚春光,放松放松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身心,不要让春困、春愁、思念、悲伤缠身,应该到野外游乐赏景,既有情趣,也是顺应自然之道。二是树立生活、工作的目标,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抵御不良情绪。 现代人因为家庭、工作上压力、不顺等情志所伤,造成的肝瘀气结,阴阳耗散等,药养、食养等往往收效甚微,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

阅读全文
易经(周易)原译对照本之第三、第四卦即屯卦、蒙卦
易经 | admin | 2025-06-01 | 21 阅读

[主内容] 03.屯卦(水雷屯)坎上震下《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注释】(1) 屯[ zhūn ] 是本卦标题。屯的意思是困难,卦象是表示雨的“坎”...

阅读全文
紫鹃试真心试出宝玉的痰证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范进中举”的故事,其文用语虽有夸张,却也是中医痰迷心窍的一种真实表现,不过是由于欢喜太过,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喜则伤心,按照七情制胜原则,恐胜喜,故要想法子吓他一下。因此,众人到底还是找来他素日惧三分的丈人胡屠夫给了他一巴掌,吓醒了他。 宝玉是个痴人,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以致常被认为“行为偏僻性乖张”,连他母亲王夫人都说他一时有天无日,一时疯疯傻傻。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性情中人,自然难...

阅读全文
麻沸散的由来与配方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4 | 21 阅读

“麻沸散”是中国发明和使用的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它由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华佗所创造。关于它的传说,在《三国演义》中有相关记述。 麻沸散的由来 传说华佗的儿子沸儿误食了曼陀罗的果实不幸身亡,华佗万分悲痛,在曼陀罗的基础上加了其他的几味中草药,研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为了纪念他的儿子将这种药命名为——麻沸散。 蜀国大将关羽和魏国曹仁军队战斗的时候,右臂中了有毒的流箭,满臂红肿非常危险。蜀军请当代...

阅读全文
偶得马齿苋治痢疾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2 | 21 阅读

在众多品种的野菜中,马齿苋是比较平凡的一种。不管是在田野还是路旁、溪畔,都可以见到它的踪迹。宋人苏颂曾描绘它的形态:“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正因为它含有五行之义,所以当时称它为“五行草”。那么,此草后来为什么又叫马齿苋呢? 传说在明朝崇祯年间,河北晋州张家庄有个姓李的老婆婆,她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成亲。大媳妇是个富户人家的女儿,好吃懒做,为人性恶;二媳妇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女儿,勤快老...

阅读全文
“丹溪学派”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4 | 20 阅读

“丹溪学派”作为一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七百多年,有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容。 一、书香门第的家学文化 朱丹溪的家庭在当地算是书香门第。据赤岸朱氏丹溪宗谱记载,朱丹溪祖籍山东曲阜,远祖朱云,朱云的后代朱汎到南方做官,举家迁徙南方定居于义乌县双林乡蜀山里蒲墟村。南北朝的时候,因村里朱家嫁女,彩礼映红溪水两岸,村人以此自豪,于是改蒲墟为赤岸。朱氏家族英才辈出,成为当地望族。到了宋代,朱良祐又大力弘...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楷、槐及其药用价值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12 | 19 阅读

日初长,正园林换叶,瓜李飘香。帘外雨过,送一霎微凉。萍芜径曲凝珠颗,衬沙汀、细簇蜂房。被晚风轻飐,圆荷翻水,泼觉鸳鸯。 此景最难忘。称芳尊泛蚁,筠簟铺湘。兰舟棹稳,倚何处垂杨。岂能文字成狂饮,更红裙、闲也何妨。任醉归明月,虾须帘卷,几线余霜。 这首《夏日燕黉堂》是宋代无名氏的作品,通过夏日景物的描写,抒发心中的喜悦之情。古代将学堂称为黉堂,词牌“夏日燕黉堂”又名“夏日宴黉堂”,调名本意即咏夏...

阅读全文
程门立雪与丹溪学艺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见于《宋史·杨时传》,讲的是北宋文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7岁即能写诗,8岁就能作赋,15岁时攻读经史,24岁时登上进士榜,曾在许多地方讲学,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读经,著作讲学。 在一个隆冬时节,已经40多岁的杨时与好友游酢(zuò)一起赴洛阳,向渴慕已久的理学大家程颐求教,凑巧程颐在屋中打盹儿。其实,程颐并非真睡,而是闭目养神。这时候,外面突然...

阅读全文
凤仙花的传说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05 | 18 阅读

凤仙花味辛性温,能活血散瘀、通经消肿,是妇科调经和外治跌打损伤的民间要药。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尤溪有个叫凤仙的女孩,长得亭亭玉立,秉性温柔善良,与一名叫金童的小伙相爱。一天,县官的儿子路过此地,见凤仙这般漂亮顿生歹心,前来调戏,被凤仙臭骂一顿。 凤仙知道大祸即将临头,决定与金童投奔他乡。凤仙只有父亲,金童只有母亲,四人连夜启程。途中,金童的母亲患病,闭经腹痛,荒山野岭又无处求医访药,四人只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