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悬饮" 的结果

找到 59 条相关结果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二十六篇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5-16 | 21 阅读

师曰:咳嗽发于肺,不专属于肺病也。五脏,六腑,感受客邪,皆能致咳。所以然者,邪气上逆,必干于肺,肺为气动,发声为咳,欲知其源,必察脉息,为子条记,传与后贤。肺咳,脉短而涩。假令浮而涩,知受风邪;紧短而涩,知受寒邪;数短而涩,知受热邪;急短而涩,知受燥邪;濡短而涩,知受湿邪。此肺咳之因也。其状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脉大而散。假令浮大而散,知受风邪,紧大而散,知受寒邪;数大而散,知受热邪;急大而...

阅读全文
药物贴敷技术的常用药物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生姜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①风寒感冒。②牌胃寒证。③胃寒呕吐。④肺寒咳嗽。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葱白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应用:①风寒感冒。②阴盛格阳。...

阅读全文
甘遂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1 | 1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遂 实际拼音: Gān Suí 英文名: RADIX KANSUI 别名: 猫儿眼[西北]、化骨丹、甘泽、肿手花、萱根子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Liou. mss. 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长1~5cm,直径0。5~2。5cm。表面类...

阅读全文
悬饮_杂病
内科 | admin | 2025-05-08 | 17 阅读

悬饮】指水饮之留于胁肋部者。因其上不在胸中,下不及腹中,故名。临床症状为胁下胀满不适,或见微肿。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脉沉而弦,严重时咳嗽加剧,胸胁痞满而痛,牵引至锁骨上窝,伴有干呕短气,头痛等症(类似于渗出性胸膜炎,胸膜积水等状况)。...

阅读全文
厚朴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8 | 16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厚朴散 名称: 厚朴散 处方: 苍术(米泔浸一宿.去黑皮.焙)、厚朴(去皮.姜汁炙)、陈皮(去白),各一两;干姜(炮)三分,甘草(炙)半两。 炮制: 上件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外感风冷,壮热憎寒,头痛体重,中寒气逆,呕吐恶心,或手足厥冷,及脾胃不和,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钱二片,枣子一枚,同煎至五分,滤去滓,热...

阅读全文
荷香沁脾胜百花 子实花叶入药佳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16 阅读

正值三伏,江南的荷塘迎来了一年之中风景最美的时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那年夏天,杨万里在杭州净慈寺送别好友林子方的时候,恰好看到了西湖里的荷塘美景,留下了这千年绝句。 荷叶,是夏日里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应景的馈赠。“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带给鱼儿欢乐,人们欢笑。六月荷叶生凉风,孩童们在荷塘边玩耍,摘取一片荷叶盖在头顶,遮挡住炎炎夏日;当乌云盖顶、一阵暴雨,那碧绿的叶片又...

阅读全文
杂病提纲•内伤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调理脾胃湿与热脾性湿,主乎血,阴也;胃火化,主乎气,阳也。太湿则气滞,太干则血燥,湿热调停则能食能化,而气血生旺。苟或寒湿伤脾,则停饮难化,或不思食;燥热伤胃,则停食不消,或善食而瘦。由是脾胃不和,交相为病,胃变为寒,脾变为热。大概以脉浮缓而迟,或带紧为寒湿;脉浮缓而实,或细而数为燥热。又肥人多湿,瘦人多热,更参以饮食浓薄可也。且按心口疼不疼,劳伤,手按心口不痛;食伤,手按心口刺痛。食伤初寒久则热...

阅读全文
药物配伍之异类相使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8 | 14 阅读

异类相使主要是指将两味以上功用不同的药物合用以促进疗效。但也涵盖相杀及相畏、相恶等药物的配伍,以使其增效减毒。临证还当根据复法治疗的需要,把握药物的配伍关系,才能取得预期疗效。兹举例介绍相关配伍如下: 1.补阴与补阳 要注意把补阴与补阳结合起来,或以补阳为主,结合补阴;或以补阴为主,结合补阳,适用于阴阳两虚。 熟地、附子:熟地补肾阴,附子补肾阳。二者合用可水中补火,以治肾虚。 龟板、鹿角:龟板补任...

阅读全文
桂心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8 | 14 阅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桂心散 名称: 桂心散 处方: 桂心 地龙(微炒)白僵蚕(微炒)漏芦 威灵仙 芎藭 白芷 当归 木香各15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治风邪走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 《医统》卷八十三:桂心散 名称: 桂心散 处方: 桂心、伏龙肝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妇...

阅读全文
痰饮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08 | 13 阅读

脉双弦者。寒饮也。其脉偏弦者。饮也。肺饮不弦。但喘短气。经云。脉浮而细滑。伤饮。脉弦数。有寒饮。春夏难治。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其人短气。四肢历节走痛脉沉者有留饮。左右手关前脉浮弦大而实。膈上有稠痰也。宜吐之。病患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眼胞及眼下。如炭烟熏黑者。亦痰也。久得涩脉。痰饮胶固。脉道阻涩也。卒难得开。必费调理。痰者。病名也。生于脾胃。然脾胃气盛。饮食易克。何痰之有。或食后。因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