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腹痛" 的结果

找到 513 条相关结果

活血化瘀药之乳香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8 | 24 阅读

乳香味辛、苦,性微温,属活血化瘀药范畴。它的主要功用于行气活血、伸筋舒络,下面就乳香作为活血化瘀药的具体功效做详细介绍。 一、行气活血:乳香气香能香窜调气,味辛能散疚活血,性温能通经络。凡因气滞血窃,凝涩不通而致的心腹痛,跌打肿痛,痈肿疼痛等皆可随证选用。例如: 1、心腹痛,可配元胡,五灵脂、草蔻、没药各等分,为细粉,每服1—2钱,酒调服,或温开水送服,前人称此方叫“手拈散”,意思是能很快止痛。...

阅读全文
甲骨文中的龟与酒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31 | 23 阅读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上记载的中医药学内容也值得后人研究。 龟:除湿痹 补阴虚 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龟之长寿,与鹤齐名,在古人的心目中龟是显赫、尊贵的象征。《史记·龟策列传》载:“龟者,天下之宝也。先得龟者为天子,且十言十当,十战十胜。王能宝之,诸侯尽服,王勿遣也,以安社稷。”并将龟和鼎一样视为国家重器,合称为“龟...

阅读全文
与地名同名的中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4 | 23 阅读

我国地域广阔,地名命名五花八门。有不少地名与中药重名,颇有趣味。 槟榔 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有个槟榔西里,位于风光秀丽的筼筜湖畔。 槟榔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槟榔入药主要是其干燥成熟的种子,每年3至6月采收成熟果实,晒三四天之后剖开外壳取出种子,将其晒干;或者经水煮、熏烧,干后剥皮取出种子再烘干。槟榔味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主要作用...

阅读全文
苦参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1 | 23 阅读

《肘后方》卷二:苦参汤 名称: 苦参汤 处方: 苦参9克 黄芩6克 生地黄24克 制法: 上三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热病,五六日以上热不除者。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煎取300毫升,适寒温服100毫升,日再服。 注意事项: 忌芜荑。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备急千金要方》卷十补。 《麻科活人》卷四:苦参汤 名称: 苦参汤 处方: 苦参、大...

阅读全文
黑丸子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黑丸子 名称: 黑丸子 别名: 和血定痛丸(《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处方: 白蔹500克(焙)白及120克(焙)南星180克(焙)芍药300克(焙)土当归120克(焙)骨碎补240克(焙)川乌90克(焙)牛膝180克(焙)百草霜300克 赤小豆500克 制法: 上药同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和血定痛。治打扑伤损,骨断筋碎,百节疼痛...

阅读全文
救生丹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御药院方》卷六:救生丹 名称: 救生丹 处方: 荆三棱3两,广荗2两,干漆2两半(炒烟尽),朱砂2两,川茴香1两,破故纸1两(炒),胡芦巴半两(炒),川苦楝半两,巴戟半两,红豆半两,缩砂仁半两,海蛤半两,当归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次),硇砂半两,没药半两,马蔺花半两(炒),芫花(醋炒黄色)半两,水蛭1钱(炒烟尽),红花1钱,附子1两半(炮制,去皮脐),红娘子2钱(粳米同炒,粳米黄色去粳米...

阅读全文
败酱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4 | 20 阅读

《中药大辞典》:败酱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Bài Jiànɡ 别名: 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本草》),苦菜、苦蘵(《纲目》),野苦菜(《植物名实图考》),苦猪菜(《江西中药》),苦斋公(《四川中药志》),豆豉草、豆渣草(《重庆草药》),白苦爹、苦苴(《闽东本草》)。 来源: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

阅读全文
火针疗法的起源及历史
火针 | admin | 2025-05-29 | 19 阅读

火针起源于冶炼技术成熟之后,已有数千年历史,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火针的记载。我国古代医家们结合艾灸、火法、熨法等温通疗法的特点,创造性的发明了火针疗法,经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已成为针灸疗法中一支独特的实用技术。 (1)秦汉时期,奠定了火针疗法的应用基础 《灵枢·九针十二原》:“镵针、圆针、??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关于大针的描述:...

阅读全文
五香拈痛丸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19 阅读

《女科百问》卷上:五香拈痛丸 名称: 五香拈痛丸 处方: 木香 官桂 丁香 乳香 藿香叶 沉香各15克 斑蝥7枚 巴豆3粒(去油) 制法: 上八味,共为细末,白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姜汤送下。 ...

阅读全文
桂心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9 阅读

王旭东方:桂心汤 名称: 桂心汤 处方: 桂心12克,煅牡蛎12克,芍药12克,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大枣12枚,生姜15克。 功能主治: 镇心安神,涩精止遗。主心神不宁。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水煎服。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桂心汤 名称: 桂心汤 处方: 桂(去粗皮)、芍药、甘草(炙,锉)、葛根(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四时伤寒初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