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腹寒热" 的结果

找到 40 条相关结果

蛰虫的鉴别方法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26 | 19 阅读

土鳖虫为较常用中药。原名廑虫,一名地鳖,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破瘀通经的功能。用于跌仆折伤、瘀血肿痛、妇女血积腹痛、月经不通、癥瘕等病症。来源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及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eyi (Boleny)的干燥雌性虫体。产地与分布  主产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河北等省。此外,山东、山西、湖南、安徽、四川、贵州等省有...

阅读全文
酸枣粥主治不寐
中医药粥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来源】《饮膳正要》。 【配料】酸枣仁3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煎酸枣仁2次,把头、二汁合并,去渣,再加淘洗干净的粳米,煮粥。 【功效】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适应证】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食法】晚间1次顿服,或分2次温服。 【食疗漫话】酸枣仁是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又称枣仁、山枣、野枣、酸枣。主产于河北、陕西、辽宁、河南等地,以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无核壳者为佳。枣仁...

阅读全文
蜇虫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4 | 17 阅读

《中华本草》:蜇虫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实际拼音: Zhē Chónɡ 英文名: Ground Beetle 别名: 地鳖、土鳖、过街、簸箕虫、蚵蚾虫、地鳖虫、地蜱虫、地乌龟、土元、土鳖虫、臭虫母、盖子虫、土虫、节节虫、蚂蚁虎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鳖镰科动物地鳖或冀的雌虫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2.Stele...

阅读全文
常见料品性味及功效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17 阅读

胡椒  味辛,温,无毒。主下气,除藏府风冷,去痰,杀肉毒。 小椒  味辛,热,有毒。主邪气咳逆,温中,下冷气,除湿痹。 良姜  味辛,温,无毒。主胃中冷逆,霍乱,腹痛,解酒毒。 茴香  味甘,温,无毒。主膀胱、肾经冷气,调中止痛,住呕。 莳萝  味辛,温,无毒。健脾开胃,温中,补水藏,杀鱼、肉毒。 陈皮  味甘,平,无毒。止消渴,开胃气,下痰,破冷积。 草果  味辛,温,无毒。治心腹痛,止呕,补...

阅读全文
肉桂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2 | 17 阅读

《中国药典》:肉桂 实际拼音: Ròu Guì 英文名: CORTEX CINNAMOMI 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性状: 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

阅读全文
本草分类•治燥门|解热生津:紫菀 阿胶 诃梨勒 竹沥 菖蒲 远志 酸枣仁 ... ...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9 | 15 阅读

紫菀紫菀苦温能调肺,消痰嗽血定喘悸,寒热胸结气能消,补虚治蹶并劳疰。菀,软也。色紫而体软润者佳。又有白菀,性亦颇同。无毒。益肺,安五脏。消痰止渴,止久嗽及肺痈咳唾脓血,喘悸,咳逆上气,胸胁寒热结气。补虚劳不足,润肌添髓。兼治喉痹,痿蹶,尸疰劳气百邪,妇人卒不得小便,小儿惊痫。去芦,蜜水浸一宿,焙干。款冬花为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治久嗽不瘥,紫菀、款冬花各一两,百部五钱,为末,生姜、...

阅读全文
蟅虫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3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蟅虫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Zhè Chónɡ 别名: 地鳖(《本经》),土鳖(《别录》),过街(《埤雅》),簸箕虫(《本草衍义》),蚵蚾虫(《袖珍方》),地婢虫(《鲍氏小儿方》),山蟑螂(《本草求原》),地乌龟(《分类草药性》),土元(《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臭虫母、盖子虫(《河北药材》),土虫(《吉林中草药》),节节虫、蚂蚁虎(《江苏药材志》)。 来源...

阅读全文
木部上品
千金翼方 | admin | 2025-06-09 | 14 阅读

二十七味  茯苓 味甘,平,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止消渴,好唾,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一名伏菟,其有木根者名茯神。  茯神 平。主辟不祥,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生太山山谷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  琥珀 味甘,平,无...

阅读全文
本草分类•治湿门|治湿杂用:南烛枝 蔓椒 云实 白蒿 虎掌 姑活 别羁 ... ...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2 | 14 阅读

南烛枝叶禀南方火气而生,叶似茗而圆浓,冬夏常青,枝茎微紫,九月结子如茱萸,紫色,可食。味辛,平,无毒。益肠胃,止泄除睡。强筋益气,久服轻身长年,变白去老。四月采叶,捣汁浸粳米,九蒸九暴名乌饭,以袋盛之可适远方。日进一合不饥,益颜色,坚筋骨能行。又春夏取枝叶,秋冬取根皮,细锉,水煎浓汁、去渣熬成膏,入童便少许,每服一匙温酒下,日三次,明目乌须,驻颜轻身,兼治一切风疾,根烧灰熟水下,治小儿误吞铜铁物。...

阅读全文
虫鱼部
雷公炮制药性解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蜂蜜 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肺二经。主益气补中,润燥解毒,祛邪定经,养脾气,除心烦,通便闭,解虚热,疗心疼,悦颜色,和百药,除众病。畏生葱,恶芫花,每斤炼至十二两半用,蜡主痢下诸疮。按∶蜂蜜甘宜归脾,润宜归肺,其用最多。良有百花之精,且取人溺以酿之故也。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雷公云∶凡炼蜜一斤,只得十二两半,或一分是数。若火少火过,并不可用之也。  牡蛎 味咸,性微寒无毒,入肾经。主遗泄带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