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下痞硬" 的结果

找到 74 条相关结果

再作药名诗一首寄亶父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20 | 17 阅读

再作药名诗一首寄亶父[北宋] 孔平仲     【并用本字,更不假借。此诸名布在本草中,虽或隐晦然以为不当。但取世俗之所知而遗其所不知,亦君子之用心也。至于搜索牵合,亦可以发人意思而消磨光景。请亶父同作】忆昔见子龙沙边,冰台玉壶气凛然。才薄人微辱取友,青蒿愧倚昆仑颠。诗锋利如立刀剑,谈经辨博森戈鋋[chán]。贤愚校我几百倍,预知子必转青天。别来喧卑共谁语,神游阆苑长思仙。京师再见空草草,琐细辛勤官...

阅读全文
旋覆花简介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0 | 16 阅读

旋覆降气止呕之良药也。其代表方为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太阳证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方用:旋覆花、代赭石、党参、清半夏各15克,生石膏3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50克,天麻、钩藤、陈皮、竹茹各15克,甘草10克,干姜5克,大枣5枚。水煎服。嘱服3剂,每天服1剂,每次服30~50毫升,每3个小时服1次。本方是在旋覆代赭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加天麻、钩藤,乃仿天麻钩藤汤之意,定眩晕也...

阅读全文
痞_时病
内科 | admin | 2025-05-13 | 16 阅读

【痞】是胸腹间气机阻塞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有因邪热壅聚的,有因气虚气滞的。若兼有胀满感觉的,则称为“痞满”。邪热阻滞在上焦,胸部痞塞的称“胸痞”。若夹有痰湿,胸痞程度较甚。如有物堵住的,称为“胸中痞硬”。邪热阻滞在胃脘部,按之软而不痛的,称为“心下痞”;若按之有抵抗感的,是邪热与胃中停水相阻,称为“心下痞硬”。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常可出现这类症状。...

阅读全文
“西子捧心”是胃脘不舒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5 | 16 阅读

“春秋时越国少女西施在河边浣纱,水中鱼儿看见她清纯动人的面容,竟忘记了游动,渐渐沉到河底。这就是四大美女中排名第一的‘沉鱼西施’。西施有先天性心脏病,发作时常忍不住皱眉捂胸,人们都觉得她这样更美,称为‘西子捧心’。同住施家村的东施姑娘容貌平庸心脏健康,大白天没事也学西施紧皱眉头招摇过村,结果变得丑不堪言,邻居纷纷闭门躲避,这就叫‘东施效颦’。” 上文出自《唐诗为镜照汗青》(清华大学出版社,201...

阅读全文
大枣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圣济总录》卷八十:大枣散 名称: 大枣散 处方: 芫花(微炒)1分,甘遂(炙)半两,大戟(煨,去皮)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遍体浮肿,腹胀上气,不得卧,大小便涩。太阳中风,下利,呕逆,短气,不恶寒,热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引胁下痛。兼及水肿,腹胁胀,酒食积,肠垢积滞,痃癖肾积,蓄热极痛,上气久不已。并风热燥甚,结于下焦,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1...

阅读全文
健胃驱风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8 | 15 阅读

《经验良方》:健胃驱风散 名称: 健胃驱风散 处方: 良姜4钱,小茴香4钱,桂4钱,芦荟2钱,胡椒1钱。 制法: 上合末。 功能主治: 胃虚腹痛,心下痞硬,便秘。 用法用量: 且服2钱。 ...

阅读全文
伤寒•伤寒用药赋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8 | 14 阅读

太阳无汗寒伤荣,腊月麻黄汤为最;太阳有汗风伤卫,腊月桂枝(汤)可先。易老冲和(汤即九味羌活汤)治风寒而发于三季,陶氏冲和(汤)分阴阳以救乎双传。此方以两感必死,但阳先受病多者,以此汤探之,中病即愈。如不愈者,看表里阴阳多少用药。是以用九味羌活汤去苍术加柴胡、干葛,石膏、黑豆,皆三阳经药也。阳明之本宜解肌,审葛根白虎于寒热;伤风有汗表虚者,桂枝汤。伤寒无汗表实者,葛根汤。不恶寒反恶热,二便不闭者,白...

阅读全文
中寒门方(二之二)
医门法律 | admin | 2025-06-05 | 14 阅读

论建中之法 伤寒有小建中汤一法,乃桂枝汤加胶饴,共六味,治二三日心悸而烦,欲传不传之邪。以其人中气馁弱,不能送邪外出,故用胶饴之甘,小小创建中气以祛邪也。《金匮》有黄 建中汤一法,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治虚劳里急自汗,表虚肺虚诸不足证,而建其中之卫气也。《金匮》复有大建中汤一法,以其人阴气上逆,胸中大寒,呕不能食,而腹痛至极。用蜀椒、干姜、人参、胶饴,大建其中之阳,以驱逐浊阴也。后人推展其义,曰乐令...

阅读全文
痞满的药酒疗法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疗法一 药物组成:半夏、黄芩各30g,人参、干姜、炙甘草各20g,黄连6g,大枣10g,白酒750ml。 制备方法:将前7味共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曰后,再加冷白开水500ml和匀,过滤去渣即得。 用法:每次服酒20ml,每天早、晚各服1次。 主治:主治胃气不和、寒热互结、心下痞硬、呕恶上逆、不思饮食、肠鸣下利、体倦乏力。 疗法二 药物组成:白玫瑰精少许(约10g),白酒...

阅读全文
伤寒•论伤寒杂证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7 | 14 阅读

怫郁因汗失宜,便坚为实哕为虚∶面者,阳明所主。阴盛者,面赤而黯;阳盛者,面赤而光。表证汗出未彻,以致邪热怫抑郁结,故头面红赤,甚则蒸于肌肤,汗出未透身痒者,桂麻各半汤;恶寒热者,葛根汤;汗太过发黄者,茵陈汤;惊惕者,火邪汤;大便硬者,里已实也,大柴胡汤。下后哕[yuě] 者,胃虚也,桂枝参苓汤。戴阳浮火所冲,阴证(下痢厥逆)热微阳热甚。《百问》云∶病患身微热,面赤,脉反沉而迟者,阴证也。身微热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