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下支结" 的结果

找到 15 条相关结果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伤寒论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阅读全文
邹润安论柴胡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1 | 12 阅读

《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丸,柴胡加龙牡汤等。柴胡主治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等症,其适应范围是比较宽的。然而它所适用的病机是什么,其药效发挥的原理何在,临床上应如何正确地使用等,邹润安先生都为我们作了深刻的论述。 柴胡适用的病机 清初名医刘...

阅读全文
常见的腹诊及其意义
诊断基础 | admin | 2025-05-30 | 11 阅读

正常之腹诊,腹部外形虽因男、女、老、幼、肥、瘦有种种之不一,总以皮肤滋润光泽,“有色有气”,皮肉相附,胸部平正对称,虚里(心尖搏动处)动气隐约可见,腹部中央任脉按循时为一直道小凹之感觉,两侧肌肉饱满有力,三脘平舒,大小腹相称,小膜略隆于大腹,腰腹紧束,若扎一带约束有力,脐眼凹人,推之牢固有力,腹部按抚柔而有力,全腹平实匀静,无硬满积聚等凝滞者为正常腹诊。男人腹较硬实,女人腹较柔软。少壮腹部“上虚...

阅读全文
散阵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26 | 11 阅读

(仲景)麻黄汤:治太阳经伤寒,发热无汗,恶寒及身痛。此峻逐阴邪之方也。麻黄 桂枝(各三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个)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半,去 。温服八合,覆取微汗。麻黄加术汤:治风湿。即前方加白术四两。(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伤寒,始得之,脉虽沉而反发热者,此阴分之表证也,宜此主之。并治寒气厥逆,头痛,脉沉细者。麻黄(去节) 细辛(各二两) 附子(一...

阅读全文
心下支结_时病
内科 | admin | 2025-05-22 | 11 阅读

心下支结】胃脘间自觉好象有东西梗阻似的,烦闷不舒,不硬不满的一种症状。这是少阳病胸胁苦满的轻症。...

阅读全文
《删补名医方论》大柴胡汤
删补名医方论 | admin | 2025-05-14 | 11 阅读

治热结在内,心下急呕不止,郁郁微烦,柴胡证仍在者,与大柴胡汤下之。 【组成】柴胡半升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芍药半两 枳实四枚 大黄二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二枚擘 以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立少阳两解法也,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者,仍解其外以和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少加大黄以泻结热,倍生姜者,因呕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

阅读全文
《脉经》脉经卷第七 病可发汗证第二
脉经 | admin | 2025-06-02 | 10 阅读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皆周至,絷絷一时间益佳,但不欲如水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则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凡云可发汗而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 太阳病,外证未解,其脉浮弱,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脉浮而数者,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为未解,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 夫病脉浮大,...

阅读全文
人参补气之圣药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7 | 10 阅读

人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人衔、鬼盖,列为上品。“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考仲景用人参的条文共76处,出现在42个方剂中。《药徵》认为“主治心下痞坚痞硬、支结也,旁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惊”。《别录》云:“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药性》谓其“补五脏六腑,保...

阅读全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5-18 | 10 阅读

【问曰】病有脏结,有结胸,其状何如?【师曰】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者,名曰脏结也。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师曰】脏结者,五脏各具,寒热攸分,宜求血分,虽有气结,皆血为之。假令肝脏结,则两胁痛而呕,脉沉弦而结者,宜吴茱萸汤。若发热不呕者,此为实,脉当沉弦而急,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

阅读全文
太阳病用柴胡汤法第四
千金翼方 | admin | 2025-05-16 | 9 阅读

一十五证 方七首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在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食饮,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其呕,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而渴者,此为属阳明,以法治之。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再三下之,不能食,其人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柴胡复不中与也,食谷者哕。伤寒四五日,身体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