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归头" 的结果

找到 48 条相关结果

乳 癖(乳腺小叶增生)
妇科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6-02 | 21 阅读

乳 癖(乳腺小叶增生) [通治方] 曾广盛:自1971年以来用加味瓜蒌散(汤)治疗乳腺增生病100例,近期临床治愈90例(肿块完全消失),显效10例(肿块消失约1/2),全部有效。 当归12克 瓜萎30克 乳香3克 没药3克 甘草3克 橘核15克 荔核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效果不著时加昆布、海藻各15克,经期暂停药。 《千家妙方》下册 陈修园:蛤蟆饼方,治乳癖。用大蛤蟆1个,去...

阅读全文
当归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9 | 20 阅读

《中国药典》:当归 实际拼音: Dānɡ Guī 英文名: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

阅读全文
固源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简明医彀》卷七:固源汤 名称: 固源汤 处方: 条芩钱半,臭椿根皮2钱,灶心土1钱,当归头1钱,熟地黄1钱,白芍药1钱,地榆1钱,川芎1钱,艾叶5分,荆芥(炒)5分。 功能主治: 血崩日久不止。 用法用量: 加乌梅煎服。 ...

阅读全文
当归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1 | 17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散 名称: 当归散 处方: 红蓝花、鬼箭(去中心木)、当归(去苗.炒),各一两。 炮制: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产后败血不散,儿枕块硬,疼痛发歇,及新产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快,脐腹坚胀(一本作坚痛)。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粥食前温服。 《圣惠》卷九十三:当归散 名称: 当归散 处方: 当归1两(锉,微炒...

阅读全文
复元养荣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3 | 16 阅读

《寿世保元》卷七:复元养荣汤 名称: 复元养荣汤 处方: 远志肉1.5克 人参4.5克 酸枣仁(炒)3克 黄耆(蜜炒)3克 荆芥2.4克 白芍(酒炒)3克 当归头3克 地榆3克 白术(去芦)3克 甘草1克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治妇人血崩,血去过多,心神恍偬,战栗虚晕者。 用法用量: 加大枣1枚,水煎,温服。 ...

阅读全文
小心独活混入当归中
中药炮制 | admin | 2025-05-15 | 15 阅读

当归性温,味甘辛,入心、肝、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难便等症。当归主产于甘肃,一般须培育3年才可采收。秋末挖取根部,除净茎叶、泥土,放在通风处阴干几天,然后按大小分别扎成小把,用微火熏干令透即可入药。当归身略呈圆柱形,身面凹凸不平,全长约10~25厘米,外表黄棕色至棕褐色,全体具有纵皱纹,支根部尤多,归头...

阅读全文
熟地常用药膳
中医食疗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熟地黄芪羊肉汤 气血双补 材料:羊肉750克、当归头20克、白芍15克、熟地、黄芪各50克、生姜3片、红枣5个。 烹制:羊肉洗净切块,用滚水拖过;红枣去核,当归头切片,白芍、熟地、黄芪、生姜均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煲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气血双补,固本养颜。用于气血不足而致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不振;或肾阳不足之肾虚肢冷...

阅读全文
石成金的中医情怀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4 阅读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知名学者,先前随师学习中医药学,之后放弃了研读岐黄之术,但又始终热心于中医药学的研究与实践,进而精通医道、谙熟医理、通晓养生。别树一帜,受到推崇。他,就是清代的石成金。 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生于1659年,江苏扬州人。他儒、释、道皆通,医理医术俱晓。一生以教书著述为主业,笔耕不辍,撰有《知天镜》《舆地管见》《人镜图说》《圣学正字》《四书浅说》《有用文章》《万金藏》《医学心...

阅读全文
安胎饮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07 | 14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安胎饮 名称: 安胎饮 处方: 地榆、甘草(微炙赤)、茯苓(去皮)、熟干地黄(洗.酒洒.蒸.焙)、当归(去芦.洗.酒浸)、川芎、白术、半夏(汤洗七次)、阿胶(捣碎.麸炒)、黄蓍(去苗)、白芍药,各等分。 炮制: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妊娠三月、四月至九个月恶阻病者,心中愦闷,头重目眩,四肢沉重,懈怠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多睡少起,呕逆不食;或胎...

阅读全文
原蚕蛾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5 | 13 阅读

《中药大辞典》:原蚕蛾 出处: 《别录》 实际拼音: Yuán Cán é 别名: 晚蚕蛾(《日华子本草》)。 来源: 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于夏季,取雄性蚕蛾,以沸水烫死,晒干。 原形态: 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厘米。翅展3.9~4.3厘米。头部较小。复眼1对,黑色,呈半圆形。口器退化,下唇须细小。触角1对,羽毛状,基部粗,末端渐细,雌蛾的触角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