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弦脉" 的结果

找到 82 条相关结果

藏医学的诊断方法之一脉诊
藏医 | admin | 2025-06-04 | 19 阅读

脉诊在藏医诊断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方法就是以医者用手指头去按切患者的脉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汉族中医的脉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致。 一、诊脉的准备 正规的脉诊,有较严格的要求。在时间方面,应在清晨朝阳初露,人体尚未开始下床活动之时,因这时人的情绪最为稳定。藏医认为,这个时间正是一日之始,阴阳之间最没有偏胜,比较调和,寒热也均匀。患者则因体力尚未开始活动,也未进饮食,故此时患者的脉象...

阅读全文
冬季脾气不好 并非都是肝火旺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9 阅读

人们常说人容易发脾气是肝火旺。然而,专家表示,通过临床观察和体会,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脾气不好的人的脉象都很弱,而并非肝阳上亢的弦脉或滑数脉,也无口苦、胁胀胁痛的表现。 这类病人常有头晕、气短、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喜嘈杂等表现,辨证来看是气血不足之象。因此,这种脾气不好可不是单凭疏肝理气就可以解决的。 气血不足 更易烦劳 如《黄帝内经》所言:“阳气者烦劳则张。”专家解释,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

阅读全文
《素问·宣明五气论》的养生要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18 阅读

【原文】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贤,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

阅读全文
弦脉
诊断 | admin | 2025-05-12 | 16 阅读

弦脉】脉象的一种。脉体挺直而长,如按在紧张的琴弦上,有弦劲之感。多见于高血压、肝胆疾病及痛证、风证、痰饮、疟疾等。...

阅读全文
通一子脉义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13 | 15 阅读

脉神(一)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矧人之疾病,无过表里寒热虚实,只此六字,业已尽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虚实二字为最要。盖凡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无不皆有虚实,既能知表里寒热,而复能以虚实二字决之,则千病万病,可以一贯矣。且治病之法,无逾攻补。用攻用补,无逾虚实。欲察虚实,无逾脉息。虽脉有二十四名主病各异,然一脉能兼...

阅读全文
痢疾论(《医门法律·痢疾门》[论一首 法十一条 律三条]之) ...
医门法律 | admin | 2025-06-08 | 15 阅读

喻昌曰∶痢疾一证,难言之矣。在《灵》、《素》谓之肠澼[pì],亦曰滞下;《金匮》以呕吐哕下利,列为一门。盖以三者,皆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所生之病也。至其所论下利,则皆《伤寒论》中厥阴经之本证,与二阳明呕吐哕同列之义,殊不相合。观其论中,厥与利每每并言,始先即云∶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下利不禁,是则厥而且利,为虚寒之极。所以反能食者则死,反发热者不死。若痢证则能食者不死,发热者多死。...

阅读全文
温疟_时病
内科 | admin | 2025-05-27 | 15 阅读

【温疟】内有伏邪,至夏季感受暑热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先热后寒、热重寒轻、汗或多或少、口渴喜凉饮、舌红、脉轻按浮数重按无力等症。「温疟者,其脉如平(指未现疟疾通常所见的弦脉),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

阅读全文
明清以来对脉辨病机研究的进展(二)
诊断基础 | admin | 2025-06-02 | 13 阅读

关于弦脉,张璐说:“弦为六贼之首,最为诸经作病,故伤寒坏证,弦脉居多,虚劳内伤,弦常过半。总由中气少权,土败木贼所致。但以弦少弦多以证胃气之强弱、弦实、弦虚以证邪气之虚实。浮弦沉弦以证表里之阴阳,寸弦尺弦以证病气之升沉。 无论所患何证,兼见何脉,但和缓有神,不乏胃气咸为可治,若弦而劲细,如循刀刃;弦而强直,如新张弓弦,如循长竿,如按横格,此皆弦无胃气,不可治也。又伤寒以尺寸俱弦,为少阳病。如弦而...

阅读全文
数脉之相兼脉介绍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22 | 13 阅读

《脉经》:“弦数为疟,弦数有寒饮,滑数心中结热盛,短而数心痛,心烦,紧而数,寒热俱发,必下乃愈。” 《千金方》:“弦数多热,弦数有寒饮,滑数心下结热盛。沉而数中水,紧而数,寒热俱发。” 《活人书》:“数在左寸,浮之得者,热在小肠,沉之得者,热于心,余皆仿此。” 《四言举要》:“浮数表热,沉数里热,弦数多热,骨蒸发热,脉数而虚。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萎之形,数而无力。肠痈实热,滑数可知;数而不热,...

阅读全文
王叔和在《脉经》中表现的革新创造及其影响
脉经 | admin | 2025-05-17 | 13 阅读

1、完成独取寸口法 今本《难经》虽然在“第一难”就提出独取寸口之法,但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并未解决。例如寸关尺的位置问题,《难经》之说,关还只不过是一个分界线,并无长度,对于寸尺亦只是寸主阳尺主阴,对划分脏腑却用浮沉法等等,仲景参用《难经》的脉法,但对关只称“关上”亦没有解决关脉长度问题,并且亦时时参用趺阳、步阴、阳明等脉特别是对杂证,趺阳脉使用的尤多。说明在王叔和以前独取寸口法虽然已经出现但没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