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师传" 的结果

找到 66 条相关结果

浅谈国医与儒学的同源性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6 | 24 阅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统中医学被称为“国医”,明其与“国学”精神相通,华夏国学的主干就是儒学。古代“儒”的起源与“巫”有很大关系,“巫”在民间也扮演医者的角色,《公羊传·隐公四年》何休注“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最初儒士的服务范围也包括求雨、相礼、祭祀、治病、文书等。《国语·晋语·医和视平公疾》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西汉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史...

阅读全文
阴肿疝气 盘肠气痛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5 | 21 阅读

初生杂症论·阴肿疝气一论小儿阴肿疝气者。寒邪所郁也。五倍子烧存性为末。好酒调服。出汗而愈。一治疝气偏坠。肿痛不可忍者。槐子炒为末。每服一钱。入盐三分。黄酒调下。立止。一治小儿疝气。小腹痛引腰脊挛曲。身不能直。京师传。青皮 陈皮 三棱 莪术(炮) 木香 槟榔 川楝肉 芫花(醋炒各五钱) 辣桂 牵牛(生取末各三钱) 巴豆肉(不去油一钱)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三丸。空心一服。午前一服。姜汤下。...

阅读全文
《水浒全传》话中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7 | 21 阅读

近日,重读古典名著《水浒全传》。开卷有“怡”,开卷有“医”,开卷有益。此书既可以作为历史故事来欣赏,也能够管窥北宋时期我国医学发展之一斑,同时又体现出发展着的宋代医学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及其融入。 中医记述时有所见 《水浒全传》共120回,90余万言。本人作了粗略统计,有31回40余处涉及中医。其中,“引首”提及了宋仁宗时发生瘟疫,东京城里城外军民死亡大半。“开封府主包待制亲将惠民和剂局方,自出俸资...

阅读全文
中医医德思想的源泉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20 阅读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以“兼爱”为核心的墨家道德原则以及佛教“大慈大悲”、“普救众生”的教义,在中医药领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历史上医出于儒,医儒相通,“医乃仁术”与“仁者爱人”如出一辙,说明医家与儒家有着共同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传统。《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墨子·经说》:“仁,仁爱也。”《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孝经》:“天地之...

阅读全文
口舌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2 | 20 阅读

脉左寸洪数。心热口苦。右寸浮数。肺热口辛。左关弦数而虚。胆虚口苦。洪甚而实。肝热口酸。右关沉实。脾胃有实热。口甘。兼洪数者。口疮。或为重舌木舌。脉虚者。中气不足口舌苦服凉药不愈者。宜理中汤。夫口舌之为病。或为重舌木舌。为糜烂生疮之类。经云。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有口淡者。胃热也。口臭者。乃脏腑臊腐之气。蕴积于胸臆之间。而生热冲发于口也。口疮者。脾气凝滞。加之风...

阅读全文
经典杂病派以《张氏医通》著名的张璐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7 | 20 阅读

张璐(1617-1700),字路玉,号石顽,清代苏州人。早年学儒,明末战乱,隐居于洞庭山中,潜心钻研医术,以著书自娱,至老不倦。张璐是较早倡导经典杂病学的医学家,其代表作为《张氏医通》。这部撰成于1695年的大型临床证治全书,是张璐精心编著的,岁历五甲,稿凡十易,审阅者达60余人。全书16卷,70余万字,卷1-7为内科诸病,卷8为五官病,卷9为疮疡及杂证,卷10为妇科,卷12为儿科,卷13-15...

阅读全文
龙江医药文化的产生演变与特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7 | 19 阅读

黑龙江历史悠久、文化绵长,其传统医药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经验传承。这里的土著先民在与疾病斗争中不屈不挠,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和生命智慧。他们主动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外来特色文化,南北兼容,中西合璧,创造了独具东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为丰富中华医药文化做出了贡献。 龙江医药文化的产生与演变 满族的繁衍生息是龙江医药文化的根系和源泉。满族人民长期聚集生活在东北地区,历史上满族曾建立“金”和“大清...

阅读全文
瑶族医药:飞出大瑶山的金凤凰
瑶医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瑶族与古代的“荆蛮”渊源关系密切,瑶族主要源于蚩尤九黎部落,是蚩尤九黎部落成员的后裔与湘江、资江、沅江及洞庭湖地区的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瑶族人口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分散在世界各地,集中在东起广东乳源五岭山脉,西至云南勐腊金平哀牢山,南达云南河口大围山和广西防城十万大山,北至湖南辰溪山区,形成了“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分布格局。新中国成立前,绝大多数瑶族同胞世代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瑶族地...

阅读全文
兰江赋(杨氏书)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担截之中数几何?有担有截起沉疴。我今咏此兰江赋,何用三车五辐歌。 先将八法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第。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头部须还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噤口咽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眼目之症诸疾苦,更须临泣用针担。 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申脉能除寒与热,头风偏正及心惊。 耳鸣鼻衄胸中满,好把金针此穴寻。但遇痒麻虚即补,如逢疼痛泻而迎。 更有...

阅读全文
灾后心神障碍的中医开导法
心理保健 | admin | 2025-06-04 | 18 阅读

地震灾害后,伤员们不仅有很严重的躯体障碍,同时对治疗缺乏信心。所以不少患者会出现心理问题,表现出较重的情绪障碍和心态失衡。中医学历来强调“心身合一,心身并治”,其中开导法是中医心理治疗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中医心理治疗的开导法最早见于《灵枢·师传篇》。该篇指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里包括了四点内容。 告之以其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