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岐黄之术" 的结果

找到 30 条相关结果

经典杂病派尊经崇古的陈修园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5 | 25 阅读

陈修园(1753-1823年),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县人。1814年任宜隶省广平府的威县知县,后任正定府灵寿县知县,并曾代理过正定府知府。陈氏由儒而医,著作甚丰,均以普及古医学为主要内容。主要有《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医学三字经》《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神农本草经读》等十余种。 陈氏尊经崇古,鄙视宋元以后诸医,认为“医门之仲师即儒宗之宣圣,凡有阐扬...

阅读全文
中医趣闻杂谈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21 阅读

在中医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趣闻杂谈,对于对中医历史了解不深的读者来说,知道这些还是十分有用的。 (1)中医的雅称和佳话。中医的医学理论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出现了很多和中医有关的雅称和佳话。比如人们把中医学称为“岐黄之术”、“青囊”;用“再世华佗”、“手到病除”来形容医术高明的中医学家;用“苍生大医”、“誉满杏林"、“橘井泉香”来形容医德髙尚;把治病救人称为“悬壶济世”等。 (2)“儒...

阅读全文
和尚以梨消渴 天士诚心拜师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7 | 21 阅读

清朝名医叶天士与金山寺和尚先后诊治同一糖尿病患者,和尚以秋梨消渴令患者康复而天士却无能为力,于是和尚以梨消渴得高徒,天士诚心拜师学医技而传为佳话。 有一年秋天,浙东有一位举人与同伴一起赴京赶考。船至苏州,举人因感冒上岸看病被叶天士断言“必患消渴症,无药可救,寿不过一月耳。脉象巳现,速归,后事尚及料理也。” 回到船上,举人愁眉苦脸准备和同伴告别回家,而同伴却认为这是医生骗财的惯用伎俩,劝举人不要理...

阅读全文
中医的雅称与佳话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8 | 20 阅读

中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极其深肛的文化底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其悠久的发展过程中,曾流传下了许多雅称和佳话。这些带有时代印记和传奇色彩的雅称与佳话,于百年来一宜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岐黄之术】黄帝,是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姓姬,号轩辕氏。岐伯,是传说中的古代著名医家,黄帝的臣子。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汇聚了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做斗争的临床经验与理论知...

阅读全文
刘鸿恩:久病成医的乌梅先生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9 | 20 阅读

儒学与医学是相通的。在古代,因为“学而优则仕”的儒学士大夫们,大都懂得一些岐黄之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五月,作为新科进士,在与后来成为晚清名臣的李鸿章等一起拜见皇上时,刘鸿恩(1821—1887年)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一生的多半闲暇时光都耗尽在与疾病艰苦卓绝的抗争里,直到老年才深得医学要旨,治愈自己的疾病。他还把自己对医学的所思所悟编撰成《医门八法》传世,并深得后学推崇。在著作中,由于刘...

阅读全文
中医有趣的别名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19 阅读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岐黄  公元前26~22世纪时,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医中圣手 《孔子传》载...

阅读全文
傅青主女科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5 | 19 阅读

2017年3月16日,山西省首个傅青主女科学术流派工作室成立。刘宏奇作为流派传承研究室负责人,将带领宗惠、李小叶等工作室成员,重点对《傅青主女科》的学术思想、方剂、证候进行研究和临床验证,并积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使之更适用于中医妇科临床。 传承脉络 傅山(1607-1684),字青主,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思想家、书法家,山西太原市阳曲县(今草坪区)人。明亡,青主以医问世,沉病痼疾,应手而愈,尤...

阅读全文
龙江韩氏妇科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6-03 | 18 阅读

龙江韩氏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突出表现为:重视肝肾,乙癸同源,创立“肝肾学说”。强调肝肾为女子之先天,肝肾阴虚为妇人病机之要,立养肾之阴、敛肝之阳之大法,创立经验方百灵育阴汤等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诸症。 发展了“同因异病、异病同治”理论。韩氏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治疗和转归是相互联系的是运动的,而不是孤立和静止的,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同中有别,各具特性,异中求同,寻其共性,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独到...

阅读全文
“岐黄”不只是岐伯黄帝之简称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3 | 17 阅读

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相传为医家之祖。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用“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 《黄帝内...

阅读全文
费开扬捐出民国中医证书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4 | 16 阅读

费开扬捐赠的中华国医学会证书。 费开扬捐赠的民国医师考试及格证书。 费开扬捐赠的刊登了中医考试榜单的《中医药情报》报纸。 201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先后两次拜访了《中医杂志》原名誉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院长、首都国医名师费开扬教授,两人就中医临床带教、人才培养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支持北中医办好中医传承、人才教育,费开扬欣然将珍藏多年的中华民国时期《医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