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青龙汤证" 的结果

找到 6 条相关结果

《删补名医方论》资生肾气丸
删补名医方论 | admin | 2025-05-25 | 13 阅读

治肾虚脾弱,腰重脚肿,小便不利,腹胀喘急,痰盛,已成鼓证,其效如神。 【组成】熟地黄四两 白茯苓三两 牡丹皮一两 泽泻一两 干山药一两 车前子一两 山茱萸一两 牛膝一两 肉桂一两 附子五钱 以上十味,蜜和丸,每服八十丸,空心米饮下 【集注】李中梓曰: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肾者主水,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肿胀之病,诸经虽有,无不由于脾肺肾者...

阅读全文
《脉经》脉经卷第七 病可发汗证第二
脉经 | admin | 2025-06-02 | 9 阅读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皆周至,絷絷一时间益佳,但不欲如水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则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凡云可发汗而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 太阳病,外证未解,其脉浮弱,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脉浮而数者,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为未解,可发其汗,属桂枝汤证。 夫病脉浮大,...

阅读全文
小青龙汤证
临证实验录 | admin | 2025-05-26 | 4 阅读

邢某,男,58岁。体素康健,近因肾炎住院,治疗半月。水肿不退,血压170/110mmHg ,尿检蛋白+++。1980年3月14日要求会诊。初外感于寒,继而头目水肿,渐及全身,至今肿势仍盛。胸满咳嗽,痰涎清稀,短气不得卧,腹中胀闷,饮食不思,大便不畅,小便不利,下肢不温。舌质淡红,苔白而腻,因臂掌皆肿,脉象难名浮沉,仅知缓而有力。观其脉症,此为风水。由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致水气泛滥,为肿为喘。治...

阅读全文
《删补名医方论》小青龙汤
删补名医方论 | admin | 2025-06-09 | 3 阅读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及杂病肤胀水肿证,用此发汗而利水。 【组成】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两炙 干姜二两 半夏半升洗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 以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者,去半夏加括蒌根三两。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

阅读全文
小青龙汤证
临证实验录 | admin | 2025-05-20 | 3 阅读

赵某,26岁。新产满月,由并州返忻州。途中感受风寒,致娇脏失却清肃之令、肺气壅遏而咳嗽不休。虽经多方医治,均未中病,迁延已逾月余。倦怠神疲,日渐消瘦,自疑肺结核而来就诊。经胸透,心、膈、肺未见异常,求服中药。望其面色萎黄,略显浮肿,形态畏冷,时已至夏,头仍双巾。舌质淡红,苔白滑。询知恶寒,无汗,夜间鼻塞,咳喘气短,痰涎清稀,且泛白沫。胃纳不馨,时呕吐清水,二便正常。诊得脉象沉细。观其脉症,知为风寒...

阅读全文
小青龙汤证
临证实验录 | admin | 2025-05-17 | 3 阅读

吴某,35岁,本院内科医生。妊子八月余,因贫血一直服用补血药物。自谓恶心呕吐,三日来水米不入,呕吐物初为清稀痰涎,后杂有鲜血,呕吐时涕泪俱下,小便失禁,精神疲惫,痛苦不堪,颇有胎堕之虑。望其面色虚胖少华,神衰色暗,舌质淡青,润滑无苔,边有瘀斑(据云妊娠前即有瘀斑)。询知全身畏寒,四肢不温,口淡乏味。诊得脉来沉滑。,观其脉症,知为阳气虚弱,水饮内停。饮邪上逆则为呕吐;呕吐剧烈,络脉损伤,故而见血。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