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雪" 的结果

找到 150 条相关结果

冬季应该如何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22 阅读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季节,相当于每年阳历的11、12、1月,此时天寒地冻,草木凋零,万物伏藏。人体则阳气潜伏,腠理紧闭,保护体内元阳的生机,肾脏旺盛,发挥其封藏的职责。 1、情志应伏藏于内,切勿显露于外,要思虑深藏,安静自如,以保护体内的阳气。 2、作息应早卧晚起。必待阳光,日入而睡,日出而起,不能清晨出而深夜归,以避寒就温。睡眠不可被覆其头,睡床不可太热,被褥不可太厚...

阅读全文
扫将新雪及时烹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4 | 20 阅读

小雪节气雪花飘。坐拥一窗寂寂雪影,品着清冽香醇的美酒,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古人深谙此道,无论雅聚,还是独处,把酒赏雪,兴致十足。“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代的白居易最懂品酒赏雪的意境。 雪,纯洁甘冽,不染尘埃,雪水常被称作“天泉”“无根水”。古代文人喜欢将枝头新雪扫下,煮雪烹茶,一者贪恋雪水的清醇爽口,二者代表着冰清玉洁、独善其身的节操。 《红楼梦》中对“扫雪烹茶...

阅读全文
入冬防“寒邪” 牢记三字经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中医里有“六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性凝滞。秋末冬初,天气渐寒,寒邪由外而入,主要侵袭人的头部、肩颈、背部、口鼻等处。时下,正值“小雪”节气,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身体。 1.头和脚最易受寒 寒邪容易侵袭人体五个部位,头、肩颈和背部、口鼻、前胸和腰腹、腿脚,其中头和脚最易受寒。 头为“诸阳之会”,突遭雨淋或不戴帽子,寒湿会侵袭头部,出现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

阅读全文
五行
阴阳五行 | admin | 2025-05-19 | 18 阅读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运行、变化)。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属于古人对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范畴。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则是古代的朴素唯物,自发辨证的思想方法与医学实验的相结合。“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行”是运动。这个学说是以五行的属性,联系人体的脏腑器官,并通过五脏为中心,...

阅读全文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18 阅读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按当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

阅读全文
十二月顺时养生:适度进补,动静结合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17 阅读

12月是一年的结束,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大雪”相对“小雪”而言,是个比“小雪”更加严寒的节气。民间认为,如果“大雪”节气当天下雪,则预示着“瑞雪兆丰年”。“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这一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中医阴阳学观点认为,“冬至”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回升的节气,“冬至”以后气温下降明显,天寒地冻。 中医认为,12月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

阅读全文
防冻疮从“小雪”开始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8 | 17 阅读

11月22日是小雪。由于这个时间段天气由冷转寒,北方地区的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而南方地区虽然此时“地寒未甚”,基本不会下雪,但是由于雨水与寒气交织,湿冷天气也开始增多。 小雪 湿冷预防冻疮此时起 小雪节气前后,不少地方都下起了小雨,虽然不是下雪,但是因为气候逐渐由冷转寒,湿冷的感觉让不少读者朋友感觉不舒服。这个时候就要开始预防冻疮。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

阅读全文
小雪节气重防寒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17 阅读

11月22日,是我国民间二十四节气的小雪节气。元代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柄指亥,为小雪”,此时“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意思是说,进入小雪,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我国古代先人们又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时节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

阅读全文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9 | 16 阅读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22日是冬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一如年节”,民间尚有“冬至如大年”之说。 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史记·历书》中讲“以至子日当冬至,阴阳离合之道行焉”。此时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

阅读全文
2020农历鼠年养生月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6 阅读

猪拱雪辞旧岁,金鼠报晓迎新年。新春将至,也揭开了新一轮养生序曲,美好的生活从健康养生开始。养生的方法很多也很简单,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中医历来重视节气养生,如何根据节气来调整养生方案?请看为您制作的“2020农历鼠年养生月历”。 农历一月 【养生节气】 立春 雨水 中医认为春在五行属木,与肝相应,春季养生要重视养肝,远离烟酒,少熬夜。这个月从雨水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增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