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儿呕吐" 的结果

找到 31 条相关结果

拔罐的适应症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28 | 23 阅读

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湿,秋燥。 2.外科疾病:红丝疔,丹毒,有头疽,疖病,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 3.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

阅读全文
儿科常见病的按摩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27 | 21 阅读

小儿泄泻 排便次数骤增,粪便稀薄,谓之泄泻,又名腹泻或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泄泻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发病大多在夏秋两季,但冬春季也有发生。 病因 外感风寒:小儿脱、换衣服,擦身、洗澡不慎,睡觉踢被等受寒着凉以致泄泻。 内伤饮食:乳食没有规律,时饱、时饥或乳食过饱或吃了不洁的食物、不熟的瓜果等原因,均能引起泄泻。 症状 轻症泄泻:大便次数增多,一日几次...

阅读全文
吐泻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夫小儿吐泻。因六气未完。故六淫易侵。兼以调护失常。乳食不节。遂使脾胃虚弱。清浊相干。蕴作而然。大概有冷有热有食积三者之不同也。盖冷者脾胃虚寒。水谷不化。小便白而大便青。或如糟粕。手足厥冷。或吐或泻。宜助胃膏主之。如上之症。或兼有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乍凉乍热。作吐泻者。宜藿香正气散主之。热者脾胃有湿。大便黄而小便赤口干烦渴。四肢温暖。或吐或泻。宜甘露散主之。如上之候。有兼中暑受热作吐泻者。宜茹...

阅读全文
白术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3 | 15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 名称: 白术散 处方: 山药、桔梗、茯苓(去皮)、甘草、白芷、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三两。白术四两,干姜(炮)二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疼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 又治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

阅读全文
丁香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散 名称: 丁香散 处方: 人参半两,丁香、藿香叶,各一分。 炮制: 上件同杵,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胃虚气逆,呕吐不定,精神羸困,霍乱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五、七沸,入乳汁少许,去滓,稍热服,不拘时服。 《圣惠》卷十八:丁香散 名称: 丁香散 处方: 丁香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枇...

阅读全文
拔罐适应症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13 | 13 阅读

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湿,秋燥。 2.外科疾病:红丝疔,丹毒,有头疽,疖病,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 3.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

阅读全文
钉头果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3 | 13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钉头果 来源: 萝藦科钉头果Gomphocarpus fruticosus (L.) R. Brown,以全株、茎、叶入药。 生境分布: 华北、云南有栽培。 功能主治: 全株:浸剂治小儿肠胃病。 茎:作催嚏剂。 叶:可治肺结核。 《中华本草》:钉头果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实际拼音: Dìnɡ Tóu Guǒ 英文名: fruit of ...

阅读全文
金枣儿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4 | 13 阅读

《济阳纲目》卷一:金枣儿 名称: 金枣儿 处方: 苍术(米泔浸)1两,细辛(去叶)1两,白术1两,当归(酒洗)1两,天麻1两,草乌1两,川乌(炮去皮脐)1两3钱,防风(去芦)1两3钱,两头尖1两3钱,川芎1两3钱,香白芷8钱,没药5钱,乳香5钱,雄黄5钱,朱砂5钱,白花蛇(酒浸,去骨)5钱,穿山甲(酥炙)3钱,蝉蜕(洗)3钱,麝香2钱,金箔5贴。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枣大,用...

阅读全文
手少阳三焦经 穴主治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6-01 | 12 阅读

手少阳经穴主治《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人心湛寂,欲想不兴,则精气散在三焦,荣华百脉。及其想念一起,欲火炽然,翕撮三焦,精气流溢,并与命门输泻而出,故号此府为三焦。手少阳三焦经穴歌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渚旁,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天牖翳风瘈脉青,颅息角孙丝竹张,和髎耳门听有常(左右四十六穴)。此...

阅读全文
慢惊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9 | 12 阅读

夫慢惊风者。因外感风寒。内伤乳食。而作吐泻。或大病之余。或误吐下之过。脾胃两虚者也。脾与肺母子也。母虚子亦虚。而生粘痰。胃虚则能生风。风能开能动。故其症目偏喜开。痰滞咽喉如牵锯状。口鼻气冷。唇缓面青。涎流口角。将复螈疭[yuán zòng]是也。治宜祛风活痰。健脾生胃。不可妄用脑麝巴粉等药。其有眼闭。四肢厥冷者。名曰慢脾风。极危笃。速用回阳之药。手足渐温。复以醒脾散理之。其服药不效。太冲脉尚有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