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便通利" 的结果

找到 53 条相关结果

水肿脐疗方一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1方 【药物】新鲜百部根适量,糯米饭半升。 【制法】将百部根洗净捣烂。 【用法】敷脐上,以糯米饭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软,盖在药上,外用布包好。1~2天以后,口内有酒气,水从小便出,肿亦渐消。用于遍身黄肿。 【出处】《杨氏经验方》。 2方 【药物】大蒜、田螺、车前子各等份。 【制法】熬成膏。 【用法】摊贴脐中,水从小便而下。用于水气肿满。 【出处】《稗史》;《本草纲目》。 3方 【药物】鲜杏仁、兔...

阅读全文
车前草来历的传说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5 | 17 阅读

车前草是如此普通平常,在路边、在沟旁、在潮湿的地方,随处可见它们贴地而长。它的全草和种子都可以入药:车前草可以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车前子是车前草干燥成熟的种子,可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车前草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诗经》的《国风·周南·芣苢》里面就载有“采采芣苢...

阅读全文
小便清通对保护肾功能益处颇多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古人养生十分重视小便清利,小便的通利洁净说明人的水液代谢正常,废物能排除干净,其与肺、肾、膀胱等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保持小便清通对保护肾功能益处颇多。 调理饮食可通利水道 清代曹庭栋撰的养生专著《老老恒言·便器》中指出:“或问通调之道如何?遇谓食少化速,则清浊易分,一也;薄滋味,无黏腻感,则渗泄不滞,二也;食久然后饮,胃空虚则水不归脾,气达膀胱,三也;且饮待渴,乘微燥以清化源,则水以济火,下输倍...

阅读全文
当归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1 | 17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散 名称: 当归散 处方: 红蓝花、鬼箭(去中心木)、当归(去苗.炒),各一两。 炮制: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产后败血不散,儿枕块硬,疼痛发歇,及新产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快,脐腹坚胀(一本作坚痛)。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粥食前温服。 《圣惠》卷九十三:当归散 名称: 当归散 处方: 当归1两(锉,微炒...

阅读全文
起居养生——小便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17 阅读

小便是津液代谢后排除糟粕的主要途径,与肺、脾、肾、膀胱等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津液代谢的好坏反映了机体脏腑功能的强弱,特别是肾气是否健旺,因为肾气是新陈代谢的原动力,调节着每一环节的功能活动,有“肾主水”之称。小便通利,则人体健康,反之,则说明人体有疾病。所以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小便卫生。苏东坡在《养生杂记》中说:“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老老恒言?便器》亦说:“小便惟取通利。”保持小便...

阅读全文
滑石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4 | 17 阅读

《中国药典》:滑石 实际拼音: Huá Shí 英文名: TALCUM 别名: 画石 来源: 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 性状: 本品多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白色、黄白色或淡蓝灰色,有蜡样光泽。质软,细腻,手摸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散。无臭,无味。 鉴别: (1) 取本品粉...

阅读全文
心得派别开新境的外科专家高秉钧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6-01 | 16 阅读

高秉钧,字锦庭,清代嘉庆年间无锡名医,业疡科三十余年,而又精通脉理,强调外疡与内证异流而同源,循内科之理以治疮疡,不以秘方录药自炫。著《疡科心得集》三卷,立论甚精,颇多发明。其中阐述温病学说于外科中的应用,尤发前人所未发。 高氏认为,外疡的致病之由不外乎内因与外因。内因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也;外因者,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也。发于脏者为内因,不问虚实寒热,皆由气郁而成,如失...

阅读全文
草部(三)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24 | 16 阅读

 附子 「释名」其母名曰乌头。「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1、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引方名“麻黄附子甘草汤”。2、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用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再...

阅读全文
晏子施妙法 救了齐景公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7 | 16 阅读

晏子,名婴,字平仲,谥平。传说晏子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作为齐国大夫,他足智多谋,刚正不阿,辅佐君王为国家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不仅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而且懂得医学和心理学。史书曾记载一段他施妙法救景公的故事。 春秋末年,齐国君主景公患了水湿内停病,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并伴有骨蒸潮热,心烦口干,不思饮食,经御医诊治服药,在床上躺了十多日仍未见好。这天夜里,景公梦见...

阅读全文
甘遂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1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遂 实际拼音: Gān Suí 英文名: RADIX KANSUI 别名: 猫儿眼[西北]、化骨丹、甘泽、肿手花、萱根子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Liou. mss. 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长1~5cm,直径0。5~2。5cm。表面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