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寒性凝滞" 的结果

找到 12 条相关结果

冬季养生从避寒开始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31 阅读

现已是冬至节气,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数九开始,寒气逼人,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尤其是老年人,稍不注意便会受到寒气的侵袭,常会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所以冬季要注意保暖,养生要从“避寒”开始。 《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其中“早卧晚起”为了防寒,“必待日光”为了散寒,“去寒就温”为了驱寒,“无泄皮肤”为了御寒。现代人的生活...

阅读全文
冬季进补:膏方饮食运动一个都不能少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24 阅读

冬季是养生进补的最佳时节。一些“虚”体质的人群,可以服用膏方滋补。但要注意适当锻炼和平时饮食调理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保健效果。 冬季是服用膏方最佳季节 膏方又叫膏剂,属于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有内服、外用之别。冬天为封藏的季节,滋补为主的膏方易被机体吸收,所以冬季是服用滋补膏方的最佳季节,尤其是冬至前后是最关键的调补时机。 近年来,随着膏方“北上南下”,越来越多的地区...

阅读全文
入冬防“寒邪” 牢记三字经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中医里有“六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性凝滞。秋末冬初,天气渐寒,寒邪由外而入,主要侵袭人的头部、肩颈、背部、口鼻等处。时下,正值“小雪”节气,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身体。 1.头和脚最易受寒 寒邪容易侵袭人体五个部位,头、肩颈和背部、口鼻、前胸和腰腹、腿脚,其中头和脚最易受寒。 头为“诸阳之会”,突遭雨淋或不戴帽子,寒湿会侵袭头部,出现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

阅读全文
经期饮食有宜忌
女性保健 | admin | 2025-05-18 | 16 阅读

月经是女性的一项特有生理现象。不少女性,在月经来潮的前几天会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如抑郁、忧虑、情绪紧张、失眠、易怒、烦躁不安、疲劳等。一般认为,这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比例失调有关。经期的合理饮食既能补充由于经血给身体带来的损失,也可调节情绪,缓解痛经。 宜食含铁高的食物 铁不仅参与血红蛋白及许多重要酶的合成,而且对免疫、智力、衰老及能量代谢等都有重要作用。月经期由于铁的丢失较多,进补含铁丰富的食...

阅读全文
寒露时节莫露足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6 | 16 阅读

今年10月8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是指寒冷。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这时的天气明显变冷了,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多了,因而称为寒露。史书记载“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

阅读全文
适合严冬锻炼的热身运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5 | 14 阅读

冬天寒气主令,寒为阴邪,不仅易伤阳气,而且寒性凝滞和收引,还可造成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失于温煦,经脉拘急,肢体屈伸不利等。因此,严冬锻炼应注意活血通络,加快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在温暖周身的同时,增强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臂绕环 两腿分开至肩宽,双臂屈肘手触肩,做向后、向上、向前肩环绕10~15次,换方向做10~15次;然后手臂伸直做向后环绕10~15次,向前环绕10~15次。 腰绕环...

阅读全文
冬季养生重在养血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11 阅读

冬季的主气是寒,寒性凝滞会使血液循环不畅,同时寒邪易伤阳气,人体没有阳气温煦,气血循环不足,就会带来一系列的不适反应。通常而言,阳虚、血虚和气虚的人会有比较明显的感觉。但从防病角度来看,男女老少都可能因血液循环减弱受到影响,像频繁感冒、月经不调、胃胀胃痛、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等,所以通过饮食养血活血是适宜大众的冬季养生之道。 血液循环不好有隐忧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血能载气,...

阅读全文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9 阅读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瓶冰啤酒,直接把脏腑给冰住了,这叫中寒。 那么,都有哪些感受寒邪的途径呢? 寒邪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阳气弱的人,更是要躲着寒邪,一般体表感受的伤寒还好说,最难受的是中寒,有隐蔽性,会和其他的内科杂病混在一起。 第二:寒性凝滞 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总是会引起胃肠,腹部等的疼痛,还...

阅读全文
慢性胃炎电针疗法
电针 | admin | 2025-05-17 | 9 阅读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其主要原因,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其发病随年龄而增加,男性多于女性,一般无季节性。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调、感受寒邪、饮酒过度、郁闷气滞不舒所致;或因肝气久郁,化火伤阴,淤血内阻,致病情加重;或肝气犯胃,饮食停聚,中焦气机不通,发为本病;或脾胃虚弱,夹湿、夹淤所致;或禀赋不足,劳倦过度,久病正气不复所致。胃气阻滞,胃失...

阅读全文
小雪防寒为首务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4 | 9 阅读

11月22日为小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空中的水珠凝成雪花而降,此时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小雪远离抑郁 别让天气左右心情 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