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寒冬腊月" 的结果

找到 20 条相关结果

冬至到吃水饺,皮和馅儿怎么挑?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30 阅读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是大部分人从小就听过的一句民间谚语,意思是每年的冬至时节,每家每户都会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饺子。民间更有流传“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的由来与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冬至吃饺子 不怕冻耳朵” 水饺的由来源自于医圣张仲景的一次善举。相传东汉末年,我国各地百姓饱受自然灾害之苦,很多人因为吃不饱饭,身体孱弱,疾病缠身,经久不愈。加之寒冬腊...

阅读全文
在锻炼中增强耐寒力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0 | 26 阅读

当红叶尽染、风起霜作的秋季到来之时,不仅严夏的酷暑早被一扫而光,而且近冬的寒意于早、晚间也频频袭来。半裸半露的夏装已被收藏入柜,代之而来的夹克衫、西服、毛线衣、薄绒衣相继上身。此时,蒙古族的小儿裸体尚能生活自如,但却很少有生病的。 这决非一时之功,是他们长期经受耐寒锻炼的结果。它说明,寒冷气候对人的健康是有益的,人的耐寒能力可以通过锻炼提高。 锻炼改变机体适应性 人的下丘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当自...

阅读全文
虚寒证的通补方山药羊肉汤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9 阅读

山药羊肉汤中山药具有三脏同补的功效,羊肉本身具有良好的温补作用,又能够去寒气,所以是虚寒证的通补方。 寒冬腊月,一些人会感到寒气袭人,尤其是素体阳虚之人,更是觉得严寒难耐,大家都想吃一些温补的药膳。这里,我建议,应采取小补方式一点一点地补充阳气,效果稳定,也少产生上火、口舌干热的副作用。还有像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习惯性感冒等患者,都属于肺气虚弱,不仅在冬季应进食温补之品,在夏季也...

阅读全文
一剪梅花两样娇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11 | 18 阅读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词牌名为《一剪梅》。荷残香消,竹席冷滑,不觉已深秋。换下薄纱罗裙,独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但见雁阵惊寒,谁将锦书寄来?空有月光皎洁,洒满西楼。落花飘零,秋水自流,离愁别恨两地思悠悠,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词作...

阅读全文
张从正四方行医创立“攻下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身怀绝技并天生傲骨的医生,在精神上难免是孤寂的,但正是这难能可贵的落寞鞭策他更加勤奋地钻研学问,治病救人,更加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学说,最终取得了非凡成就。位居金元四大家之列的张从正(字子和,自号“戴人”)就是这样的人。他从少年学医,四方行医,到征役参军,召为太医,再到最后辞官归隐,著书立说,无论人生何等艰难,他始终固守学术思想,丰富实践,写诗饮酒,把五味杂陈的境遇盛开为一朵唯美的花。 张从正出生于...

阅读全文
寒冬腊月话养生 防寒保暖谨防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17 阅读

寒冬腊月,又称十冬腊月。指农历的十月(寒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年前最冷的三个月。 解释:寒月,农历十月;冬月,农历十一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农历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非常寒冷的冬天或天气非常冷。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例子: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 十二月之所以叫"腊月",是因为"腊(liè)"...

阅读全文
立春衣着要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1 | 15 阅读

初春时节阴寒未尽,阳气渐生,气候趋于暖和。因此,在早春时节,许多人追不及待地脱去厚衣服,也有人往往还会在保持双脚的温暖和干燥上掉以轻心。一些人常早早地换上春装,穿上单鞋。很多人此间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感到下肢酸张不适,走路酸痛、沉重、乏力、关节僵直等。殊不知正是由于过早地换上春装,早春的寒气与湿气也悄悄地乘虚而人,由下而上,由表人里,侵入骨骼、关节,尤其是裸露的脚趾与踝、膝等关节。 《千金要方》主张春...

阅读全文
冬天吃点冻豆腐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6 | 15 阅读

冻豆腐是北方人的发明,是一种传统的豆制品。在过去没有冰箱的时代,寒冬腊月时,将切好的新鲜豆腐放在室外冻一夜成为冻豆腐,弹性好、味道鲜美,易于保存,而成为冬季一道不可或缺的食材。到如今,随着冰箱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吃到新鲜的冻豆腐了。 冻豆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所含的营养物质并没有因冷冻过程而流失,相反有些营养物质经过转变,反而对人体有好处。 严冬时节,热气腾腾、汤菜合一的火锅也成为大家的首选...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踯躅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30 | 14 阅读

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罗帏护日金泥皱。映霞腮动檀痕溜。长记得天上,瑶池阆苑曾有。 千匝绕、红玉阑干,愁只恐、朝云难久。须款折、绣囊剩戴,细把蜂须频嗅。佳人再拜抬娇面,敛红巾、捧金杯酒。献千千寿。愿长恁、天香满袖。 这首《映山红慢》是宋代文学家元绛的作品,描写春日映山红盛开的景色。映山红本名杜鹃花,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又名红踯躅、山踯躅、山石榴、艳山红...

阅读全文
冬季腊梅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14 阅读

腊梅花性凉,味甘,微苦,具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解毒生肌等功效。可用于热病烦渴、胸闷、咳嗽、烫火伤等症。寒冬腊月采摘腊梅花蕾,晒干或烘干均可。腊梅花作菜配料,梅香扑鼻。下面介绍几款腊梅食疗的制作方法。 腊梅火腿粥 用腊梅花25朵,熟火腿肉50克,冬笋、水发香菇、青豆、麻油各25克,胡椒粉2克,葱花10克,生姜末5克,鲜汤1500克,糯米100克;先将鲜腊梅花洗净,开水烫一下捞出,过凉水,沥去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