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宗传" 的结果

找到 9 条相关结果

经典杂病派学术特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1 | 17 阅读

一、继承汉唐医学传统,强调辨病专治 经典杂病派是一个具有汉唐医学风格,善于应用专方专药治病的流派。我国汉唐医学治疗杂病,都是在专病专证专方专药的前提下照顾到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辨病,是专治的先决条件。《黄帝内经》中已有二百多种病症,对风、痿、痹、厥等病还有专篇论述。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以病名篇,是辨病专治的典范,如百合病之用百合方,黄疽病之用茵陈、巩石方,热痢之用黄连方,胸痹之用瓜蒌薤白等皆是...

阅读全文
费开扬捐出民国中医证书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4 | 16 阅读

费开扬捐赠的中华国医学会证书。 费开扬捐赠的民国医师考试及格证书。 费开扬捐赠的刊登了中医考试榜单的《中医药情报》报纸。 201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先后两次拜访了《中医杂志》原名誉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院长、首都国医名师费开扬教授,两人就中医临床带教、人才培养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支持北中医办好中医传承、人才教育,费开扬欣然将珍藏多年的中华民国时期《医师...

阅读全文
经典杂病派针砭时弊、发皇古义的徐灵胎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徐灵胎(1693-1771年),名大椿,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清代著名医学家。生平著述甚丰,谓学医必先明脏腑经络,故作《难经注释》;谓药性必当知其真,故作《神农本草百种录》;谓治病必有其所以然之理,而后世失其传,故作《医学源流论》;谓《伤寒论》颠倒错乱,注注家各私其说而无定论,故作《伤寒论类方》;谓时医不考病源,不辨病名,不知经方,不明法度,故作《兰台轨范》;谓医道之坏,坏于明之薛立斋,...

阅读全文
药王孙思邈拜师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3 | 15 阅读

当年,药王孙思邈还曾拜过两位山姑为师呢。 有一次,唐太宗患病,太医们束手无策。于是,太宗传旨召孙思邈进宫。孙思邈为唐太宗诊过脉,开了药方。一剂下去,不见起色,又服一剂,仍不见效。唐太宗没有责怪他,让他先回家去。孙思邈心里很不痛快,行走了半天,他来到一座山下,向山民讨口水喝。这户山民只有姐妹俩,以卖药材为生。她们对这位远来的客人很热情,姐姐用黄色花为他冲了一碗金花茶,妹妹用白色花为他冲了一碗银花茶。...

阅读全文
从白二爷号喜脉说医不可欺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3 | 14 阅读

近日重看电视剧《大宅门》,开头便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詹王府大格格身体欠安,百草厅白家二爷白颖轩号对尚未出阁的大格格事出喜脉后,便立身“恭喜王爷要有外孙子了”。不料,詹王爷一听脸色突变,认为白二爷医术不精,此话有辱家风,阴沉着脸拂袖而去,让总管带人把白二爷的车砸了,马杀了。 白太爷白萌堂知悉真相后对白二爷说:“(他)自家的闺女做了丑事却砸了咱白家的牌子,医不可欺。白家的牌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阅读全文
陈氏太极拳培元养气法
百家功法 | admin | 2025-05-26 | 13 阅读

陈氏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是明末战将、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术,综合性地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性质、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特色以及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运动。起初,太极拳只在陈氏家族内部流传,到陈氏十四代陈长兴时,传给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以后在社会上慢慢流传开来,并逐步演化成具有代表性、风格特点又各不相同的...

阅读全文
丸药制作中的“匠心”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4 | 13 阅读

“丸者,缓也,作成圆粒也,不能速去病,舒缓而治之也。”(《古今医统大全》)“丸者缓也”之丸,多指最常用的小蜜丸(水蜜丸)和水泛丸。由于丸剂在体内释放药效过程缓慢,给人的印象是对于治疗慢性病和病程迁延长久的病症比较适合。但是不尽然,因为如安宫牛黄丸(大蜜丸)、速效救心丸(滴丸)等丸剂是可以救急的。 丸剂的制作是一组饮片物理结构重组的过程,非常像我们吃的汤圆“叠”的做法。一料药,先行烘干,然后粉碎,...

阅读全文
美味荔枝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1 | 11 阅读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六月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荔枝果肉甘润,丰富多汁,非常受大伙儿喜爱。中医认为,荔枝不仅是美味多汁的水果,更是功效颇多的一味中药。 说起荔枝很多人就会想起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听说广东的荔枝最好吃,便向唐玄宗表达了想吃的意愿。为了博得杨贵妃一笑,唐玄宗传令把整棵荔枝树砍掉,然后以快骑驿送往长安。后来晚唐诗人杜牧写了《过华清宫三首·其一》:“长...

阅读全文
宗传
慎疾刍言 | admin | 2025-05-19 | 4 阅读

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今将学医必读之书并读法,开列于下,果能专心体察,则胸有定见,然后将后世之书,遍观博览,自能辨其是非,取其长而去其短矣。《灵枢经》此明经络、脏腑之所以生成,疾病之所由侵犯。针灸家不可不详考,方脉家略明大义可也。《素问》 此明受病之源及治病之法,千变万化,无能出其范围。如不能全读,择其精要切实者,熟记可也。《伤寒论》此一切外感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