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宋徽宗" 的结果

找到 52 条相关结果

《东京梦华录》中的医药盛况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1 | 21 阅读

《东京梦华录》是记述北宋后期都城汴京风俗人情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成书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作者孟元老生活于宋徽宗崇宁癸未年(1103年)至南宋宗建炎元年(1127年)间,曾跟随父亲在当时的都城汴京生活与游历。北宋灭亡后,南宋将都城迁至临安(今浙江杭州),跟随南渡的孟元老非常怀念在汴京20余年的生活,凭记忆记录了当时京都的繁华。 此书聚焦于汴京当时的城市布局、街巷走向、民风民俗、典章...

阅读全文
古代官药局简史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31 | 21 阅读

古代官药局,是指北宋神宗熙宁年间面向社会开办的官营药业。到明代万历年间消亡时,大约经历了宋、金、元、明四个朝代五百余年。这是中国药业史上的重大事件。了解它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总结它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有历史文化价值,又有现实借鉴意义。 宋代兴盛发展 熙宁元年(1068年),20岁的宋神宗赵顼(1048~1085年)继位,决定推行王安石变法,先后推出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和市易法。推行市...

阅读全文
中医趣闻杂谈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21 阅读

在中医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趣闻杂谈,对于对中医历史了解不深的读者来说,知道这些还是十分有用的。 (1)中医的雅称和佳话。中医的医学理论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出现了很多和中医有关的雅称和佳话。比如人们把中医学称为“岐黄之术”、“青囊”;用“再世华佗”、“手到病除”来形容医术高明的中医学家;用“苍生大医”、“誉满杏林"、“橘井泉香”来形容医德髙尚;把治病救人称为“悬壶济世”等。 (2)“儒...

阅读全文
《水浒全传》话中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7 | 21 阅读

近日,重读古典名著《水浒全传》。开卷有“怡”,开卷有“医”,开卷有益。此书既可以作为历史故事来欣赏,也能够管窥北宋时期我国医学发展之一斑,同时又体现出发展着的宋代医学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及其融入。 中医记述时有所见 《水浒全传》共120回,90余万言。本人作了粗略统计,有31回40余处涉及中医。其中,“引首”提及了宋仁宗时发生瘟疫,东京城里城外军民死亡大半。“开封府主包待制亲将惠民和剂局方,自出俸资...

阅读全文
辛弃疾知医懂药会看病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提起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在诗词方面的贡献。他的词被归入豪放派,与苏东坡一起被尊称为“苏辛”,郭沫若先生以“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来称赞他。辛弃疾是一位能够领军打仗的人,他曾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还建立了一支能打仗、有威慑力的“飞虎军”。他有《美芹十论》《九议》《议练民兵守淮疏》等条陈战守之策,23岁那...

阅读全文
漫话宋代诗词中的熟水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1 | 20 阅读

熟水是中国茶文化的衍生品,在两宋时期风靡一时。宋代著名的老年病学家陈直在养生学专著《寿亲养老新书·熟水》中说:“稻叶、谷叶、楮叶、橘叶、樟叶,皆可采。阴干,纸束悬之。用时火炙使香,汤沃幂其口。”当时的熟水品类繁多,饮材丰富,名称不一。宋代诗词吟咏和文献记载中所说的饮、汤、煎、水等,指的都是熟水这种知名度颇高的养生饮品。其与古代的礼仪文化结缘,迎宾用茶,送客用汤,成为当时约定俗成的待客方式。北宋词...

阅读全文
鹧鸪天· [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29 | 19 阅读

 鹧鸪天辛弃疾[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首词辛弃疾在淳熙八年(1181年)冬遭遇弹劾而隐居上饶带湖时所作。词题是“代人赋”,表明集会时某人不善诗词,请作者代作。若按所赋的内容,则此篇所写,应当是“春日即事”或“乡间所见”。随着退闲时间的推移,作者对农村的观察体验和对农村生...

阅读全文
从古诗词品读中医“木”的意象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7 | 19 阅读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这首《青门引》为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上阕写春日的感怀,下阕写酒醒后的情怀,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的多愁善感。这首词情景交融、含蓄宛转、丽辞腻声、意味隽永,满载着中医药知识。 东方木行之青帝 《青门引》词牌为张先创制,青门是汉代长安城(今陕西西安)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俗因门...

阅读全文
话说儒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儒医,旧时指儒生而行医的人。广义是指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修养的非道、非佛的医者;狭义乃指宗儒、习儒的医者和习医、业医的儒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整理,使儒学家说自成体系。而《黄帝内经》成书晚于孔子数百年,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广泛汲取了诸如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等内容,这些在当时堪称发达的多学科知识,儒家学说自然是其主要来源之一。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整体观念即受到了儒...

阅读全文
历史上兼通中医的皇帝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在我国古代帝王中,有不少与中医药结缘的,这对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神农氏为普济众生,曾翻山越岭寻找草药,最后掌握了多种本草的药性,成为本草学的奠基人。“五帝”之一黄帝也热心医药,曾经与臣子岐伯、伯高等研讨中医药。 南北朝时简文帝(梁)萧纲对中医学精通,曾撰写《劝医论》,提示为医者要敢于吃苦才能做良医。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无治国之策却富有文学才华,而且兼通医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