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孟子" 的结果

找到 93 条相关结果

浅谈国医与儒学的同源性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6 | 24 阅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统中医学被称为“国医”,明其与“国学”精神相通,华夏国学的主干就是儒学。古代“儒”的起源与“巫”有很大关系,“巫”在民间也扮演医者的角色,《公羊传·隐公四年》何休注“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最初儒士的服务范围也包括求雨、相礼、祭祀、治病、文书等。《国语·晋语·医和视平公疾》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西汉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史...

阅读全文
甲骨文中的龟与酒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31 | 23 阅读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上记载的中医药学内容也值得后人研究。 龟:除湿痹 补阴虚 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龟之长寿,与鹤齐名,在古人的心目中龟是显赫、尊贵的象征。《史记·龟策列传》载:“龟者,天下之宝也。先得龟者为天子,且十言十当,十战十胜。王能宝之,诸侯尽服,王勿遣也,以安社稷。”并将龟和鼎一样视为国家重器,合称为“龟...

阅读全文
唐代文人笔下的本草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0 | 23 阅读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文化昌盛,中外医学交流繁荣的年代,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岁月,众多的文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精美诗篇和鸿文巨著。他们的作品除了文学外,常常涉及到医学理论、养生学、本草学等内容。这些文医并茂的科学文化资料,对中医学的传承,起了很好的作用。兹将由唐代文化名人编撰的本草书籍作一简介。 广文馆博士的《胡本草》 郑虔,字弱齐,唐天宝初,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官任协律郎,迁广文...

阅读全文
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决𤴯溃痈(决疣溃痈)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28 | 22 阅读

成语“决𤴯溃痈”本义为疮痈溃破。比喻腐败或损伤严重至极,或事情的症结得到解决。𤴯[疒丸]:同“肒”,皆读[huàn],手搔皮肉成疮;痈:脓疮,即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决:决口;溃:溃破。典出《庄子·内篇·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继老子(约公元前571年...

阅读全文
闲话古医籍中的煎药用水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9 | 21 阅读

古代中医煎药,对用水的认知和要求,高于煮茶酿酒。《医学源流论·煎药法论》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玉泉 《医学入门》载“玉消为水,故名玉泉”“图经曰:玉泉生蓝田山谷”“其色白,其味甘淡,其性寒”。在这里,玉泉不仅是一种煎药用水,其本身也因融进了玉的精华而有“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长肉益气,利血脉,安魂魄,明耳目,耐寒暑,久服轻身不老”之功,可谓至精至纯。但玉泉到底在何处...

阅读全文
儒医的思想境界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中医从汉至清两千多年历史足迹中,儒医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医的发展历史。儒医文化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其繁衍生息、长久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中华文明历数千载而不衰,与文化道统的传承和维系紧密相关。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即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以及通过系统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的因果关...

阅读全文
普济消毒饮子--东垣老人的“济世良方”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21 阅读

东垣老人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gǎo)晚年的自号。 李杲,字明之,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世居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因真定在汉初为东垣国,所以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 既然是名家,肯定有绝招良方济世,那李杲的济世良方是什么呢?其中之一便是“普济消毒饮”。这方子有什么来历,就得从李杲这人说起。 李杲出生于豪门望族,家中资产颇丰,...

阅读全文
灸法概述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6-05 | 19 阅读

灸法,是指应用高温(主要是艾药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是针灸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或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乃至更远。据考古学的研...

阅读全文
张锡纯托冉雪峰带徒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06 | 19 阅读

张锡纯 冉雪峰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政府扼杀中医之时,冉雪峰(1879~1963年)与张锡纯(1860~1933年)南北联盟抗击,因张锡纯居于湖北,冉雪峰居于河北,“南冉北张”之并称由此而来。 张锡纯嘱弟子跟师冉雪峰 冉雪峰与张锡纯神交颇久,一直保持书信往来。张锡纯在离世之时嘱咐未出师之弟子张方舆、孙静明和李宝龢去随冉雪峰继续学习。三位弟子确实遵愿拜冉雪峰为师,但主要是书信往来请教...

阅读全文
器具技法--艾叶
器具技法 | admin | 2025-05-29 | 18 阅读

灸法所用的材料,最初阶段很可能是用一般的树枝或杂草等燃料来灸灼以治病。《孟子·离娄》载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灵枢·经水》中也说:“其治以针艾。”由此可见,至少在二千多年前,用艾燃烧治病已经相当普遍了。 艾叶: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质柔软,气清香,味苦。自然生长于山野之中,我国各地均有生长,河北产者称北艾,浙江四明产者称海艾,古时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特称蕲艾。艾在春天抽茎生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