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子肿" 的结果

找到 59 条相关结果

栀子散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29 阅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栀子散 名称: 栀子散 处方: 栀子仁15克 子芩30克 龙齿60克 石膏60克 钩藤30克 吴蓝30克 川大黄90克(锉碎,微炒) 制法: 上药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热痫,昏迷不知人,嚼舌仰目。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以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 《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栀子散 名称: 栀子散 处方: 山栀仁(炒)萝卜子(...

阅读全文
子肿_胎产
妇科 | admin | 2025-05-19 | 22 阅读

子肿】妊娠在七、八个月后,下肢轻度浮肿,无其它症状出现的,是孕妇后期常有现象。若水肿逐渐加重而遍及股部、外阴或下腹部,甚至面部或肢体上部遍身都肿,同时尿量减少,体重迅速增加的,称为“子肿”,即“妊娠肿胀”,或叫“妊娠水肿”。这是晚期妊娠中毒症的一种临床表现,患者每兼肤色苍白,精神疲乏,肢冷倦怠,口淡厌食。病因主要是脾肾阳虚或气滞所致。此外,在妊娠六、七个月间出现腹部胀满而喘的,称为“子满”,又叫...

阅读全文
土家医疾病的命名特点
土医 | admin | 2025-06-06 | 19 阅读

土家药匠在与疾病长期的斗争中,在积累大量的经验的同时,对一些常见病症或疑难杂症等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土家药匠在治疗的过程中遇到的疾病,会为其起一个生动形象且易于掌握的病名,便于更好的传承去,这些病名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具有相当浓厚的民族特色。 (一)根据患病部位命名 如疱疮长在耳后称为耳背;耳下的称为耳寸;长在背后的为背花、背痈;长在虎口处的称为手叉;长在肩上称为担肩。流痰长在大腿下面的为吊肚;...

阅读全文
医理独到的畲医药
其他民族医药 | admin | 2025-05-24 | 17 阅读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西等省的山区或半山区。畲民由于长期居住在山区,村落分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畲医药就是畲民为求生存与繁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中,长期与疾病斗争积累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畲医药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正待开发的宝贵民族医药资源。 基础理论 畲族有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其古代文献遗留较少,现大多从...

阅读全文
济公是中医高手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1 | 16 阅读

“活佛”济公,据史料载,南宋时期确有其人。他本名李修缘,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生于公元1148年,卒于公元1209年。 古往今来,历史资料、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济公治病救人的片段。世人及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评价济公:大德高僧,擅长诗文,医术高明。 济公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内科外科,男女老幼,疑难杂症,每每药到病除。他曾云游浙江、安徽、四川等地行医,遇有危重患者时,常常使用灵...

阅读全文
乌梅 生津止渴敛肺阴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1 | 16 阅读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经过烟火熏制而成,因为经过熏烤后的梅肉外皮呈黑褐色,故名乌梅,又名梅实、熏梅等。 乌梅具有酸涩收敛之性,它的功效为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是治疗久咳、久泻、久痢以及消渴的常用药物。它还可以治疗牛皮癣、鸡眼等。 乌梅药理研究 乌梅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碳水化合物等,在成熟期含氢氰酸,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各种...

阅读全文
鲤鱼汁粥主治水肿
中医药粥 | admin | 2025-05-13 | 15 阅读

【来源】《本草纲目》。 【配料】鲤鱼1条(500克左右),糯米100克,葱白、生姜、陈皮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鲤鱼刮去鱼鳞,除去内脏及鳃,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调料和适量的水,把鱼煮熟。捞出鱼,留汁1000毫升,再加入淘净的糯米,熬煮成粥。 【功效】利水消肿、下气通乳。 【适应证】水肿胀满,乳汁不通,黄疸,脚气,咳嗽气喘,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妊娠子肿。 【食法】随意服食,鱼肉和粥同时服用。 【...

阅读全文
加减五苓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4 | 15 阅读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五苓散 名称: 加减五苓散 处方: 桂木2钱,白术2钱,茅术2钱,砂壳1钱半,云苓皮4钱,泽泻2钱,扁豆壳8钱,猪苓2钱。 功能主治: 温运脾阳,渗湿利水。主妊娠子肿,湿滞而兼脾虚,肢体面目浮肿,胸闷不食,腰酸腿软,小便时少,苔白而腻,脉寸滑关濡。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医学探骊集》卷五:加减五苓散 名称: 加减五苓散 处方: 茯苓3钱,黄...

阅读全文
白术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3 | 14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 名称: 白术散 处方: 山药、桔梗、茯苓(去皮)、甘草、白芷、陈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三两。白术四两,干姜(炮)二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疼痛;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 又治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

阅读全文
土家医女科的病理特点
土医 | admin | 2025-05-22 | 13 阅读

女人被某种致病因素侵袭后,破坏了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脏器功能失常,血气失调,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儿胎脉、胞脉,儿道各部,从而形成女科疾病。 1.脏器功能失常 腰子(肾)虚:包括阴阳二气、早婚多子、不节房事,影响到儿肠脉的功能。腰子气虚,直接影响孕精的至与竭,导致儿肠脉失养,可见月信病、带下病、怀孕病、月子病、女科杂病等多种症候;腰于阴虚,精血不足,虚火妄动,导致儿肠、胞脉失养,可见月信后期、量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