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奇蒿" 的结果

找到 8 条相关结果

刘寄奴的鉴别方法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08 | 20 阅读

刘寄奴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唐·《新修本草》。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的功能。 来源 1.南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的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形状是:茎高60~120cm,直立,圆柱形具肋,棕色,被细毛。叶互生,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窄狭成短柄。夏月间开白色管状花,头状花序钟状,密集成圆锥花丛。瘦果长圆形,有棱。销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

阅读全文
识别真假刘寄奴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03 | 12 阅读

刘寄奴又名金寄奴、乌藤菜,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每年于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除去根及泥土,晒干即可入药。其性温,味苦,入心、脾经,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经闭癥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炎肿等症。 《本草求真》载:“刘寄奴,味苦微温,多能破瘀通经,除癥下胀,及止金疮血出,大小便血,烫火伤毒”。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甜蒿子的干燥全草冒充刘寄奴,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刘...

阅读全文
刘寄奴酒
中医药酒 | admin | 2025-04-30 | 11 阅读

原料:刘寄奴10克,甘草10克,白酒100毫升。 制作:将刘寄奴与甘草捣碎,放入锅中,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再倒入白酒100毫升,同煎至100毫升,去渣备用。 功效:具有破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折跌损伤,以及创伤出血等症。 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具有破血通经,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日华子本草》记载刘寄奴“主心腹痛,下气,...

阅读全文
破血通经刘寄奴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3 | 10 阅读

刘寄奴又称金寄奴、乌藤菜、六月雪,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唐本草》上记载:“刘寄奴,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兰草尖长,子似稗而细,一茎上有数穗,叶互生。”每年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即可入药。其性温,味苦,入心、脾二经。含挥发油、香豆素、7-甲氧基香豆素、棕榈酸、莨菪亭、反式邻羟基桂皮酸、苜蓿素、环己六醇单甲醚等成分,具有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用于经...

阅读全文
奇蒿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1 | 8 阅读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活血行瘀,通经止痛。用于中暑,头痛,肠炎,痢疾,经闭腹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创伤出血,乳腺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阅读全文
奇蒿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4 | 8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奇蒿 实际拼音: Qí Hāo 别名: 刘寄奴[江苏、上海]、南刘寄奴、千粒米、六月霜 来源: 菊科艾属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以带花全草入药。8~9月花期采收,连根拔起晒干,打成捆。防止野露雨淋变黑。 性味: 辛、苦,平。 功能主治: 清暑利湿,活血行瘀,通经止痛。用于中暑,头痛,肠炎,痢疾,经闭腹痛,风湿疼痛,跌打损...

阅读全文
刘寄奴的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 | admin | 2025-05-10 | 8 阅读

刘寄奴又名刘寄奴草。载《雷公炮炙论》。系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Moore的干燥带花全草。夏、秋季花干时采取,连根拔起,洗净,鲜用或晒干。打成捆备用,防夜露雨淋变黑。 【炮制方法】1.刘寄奴《雷公炮炙论》:“采得后,去茎叶,只用实。凡使,先以布拭去薄壳皮。”《证类本草》:“锉。”《奇效良方》:“去枝。”《得配本草》:“研,以热水泡之。”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根,...

阅读全文
刘寄奴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2 | 8 阅读

《中药大辞典》:刘寄奴 出处: 《唐本草》 实际拼音: Liú Jì Nú 别名: 金寄奴(《日华子本草》),乌藤菜(《通志》),六月雪、九里光(《药材资料汇编》),白花尾、炭包包、千粒米、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湖南药物志》),苦连婆(《闽东本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于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 原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