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头目昏晕" 的结果

找到 33 条相关结果

古典文学中的中医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1.《西游记》中的中医药 小说《西游记》在第三十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中,有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其诗曰: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茯苓、防已、竹沥、茴香九味中药名。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但这些药名却揭示了《西游记》的情...

阅读全文
白芷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医统》卷七十三:白芷丸 名称: 白芷丸 处方: 白芷1两,糯米半两(炒黑色)。 制法: 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夜多小便。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用木馒头或根煎汤送下。 《寿亲养老》卷四:白芷丸 名称: 白芷丸 处方: 白芷1两半,石斛1两半,干姜1两半,细辛1两,五味子1两,厚朴1两,肉桂1两,防风1两,茯苓1两,甘草1两,陈皮1两,白术...

阅读全文
《济阴纲目》虚劳门 论初病大法
济阴纲目 | admin | 2025-06-10 | 17 阅读

保命集云:治妇人虚劳,局方中谓首尾六合,如大圣散熟地黄丸,是治无热虚劳也。中道药牡丹煎丸,空心食前; 人参荆芥散,临卧食后,是治有热虚劳也。 戴氏曰:有病后血虚者,有本体血虚者,其人往来寒热,或五心发热,言语无力,面色痿黄,头目昏晕,变生诸疾,芎归汤加羊肉少许,或十全大补汤四物汤养荣汤服之。血虚而气旺者宜抑气汤,即香附末。 《济阴纲目》目录...

阅读全文
复方桑椹膏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9 | 16 阅读

《浙江省药品标准》:复方桑椹膏 名称: 复方桑椹膏 处方: 桑椹清膏125g,山海螺250g,炙甘草31.25g,炒冬术93.75g,炒白芍62.5g,熟地62.5g,麦门冬62.5g,制黄精125g,金樱子肉93.75g,夜交藤62.5g,女贞子93.75g,旱莲草62.5g,桔皮46.875g,红枣31.25g。 制法: 除桑椹清膏外,桔皮等13味酌予切碎,用水煎2~3次,至煎出液...

阅读全文
中恶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中恶】因触冒不正之气或卒见怪异而大惊恐,忽然呈现手足逆冷、面色发青、精神恍惚、头目昏晕,或错言妄语,甚则口噤、昏厥等症。小儿病症。指小儿真气衰弱,为“恶气”所中,如《医学纲目.小儿部》:「其状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

阅读全文
黑神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1 | 14 阅读

《苏沈良方》卷四:黑神丸 名称: 黑神丸 处方: 漆180克(半生,半用重汤煮半日令香)神曲120克 茴香120克 木香 椒红 丁香各15克 槟榔4个 制法: 上药除椒外,五物皆半生半炒,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治五膈,痃癖,七疝,血崩,难产,死胎不下,产后诸血,漏下赤白。 用法用量: 取茴香末360克,铺盖阴地,阴干。候外干,并茴香收器中,极干乃去茴香。死胎,服1丸...

阅读全文
桂心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8 | 14 阅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桂心散 名称: 桂心散 处方: 桂心 地龙(微炒)白僵蚕(微炒)漏芦 威灵仙 芎藭 白芷 当归 木香各15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治风邪走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 《医统》卷八十三:桂心散 名称: 桂心散 处方: 桂心、伏龙肝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妇...

阅读全文
荆芥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12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散 名称: 荆芥散 处方: 天南星(浸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干)、草乌头(炮.去皮.脐)、荆芥穗,各半两。石膏(研)一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头疼,鼻塞流涕,声重咽干,胸膈满闷,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陈茶末一钱,生姜自然汁半呷,薄荷三叶,水二盏,同煎八分,通口服。 《医学纲目》卷三十七:荆芥散 名称: 荆...

阅读全文
安胎膏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1 | 12 阅读

《理瀹》:安胎膏 名称: 安胎膏 处方: 老母鸡1只(缉死,勿经水,拔尽毛,竹刀破击肠杂,入粳米、糯米半碗,银针穿线缝好,麻油4斤熬听用),生地4两,川芎(酒洗)2两,当归(酒洗)2两,杜仲(炒)2两,续断(炒)2两,白术2两,黄芩2两,制香附2两,淮山药2两,党参1两,黄耆1两,熟地1两,酒白芍1两,麦冬1两,知母1两,苍术1两,陈皮1两,枳壳1两,半夏(姜汁炒透则不碍胎)1两,羌活1两...

阅读全文
崩漏下血症鉴别诊断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5-20 | 12 阅读

崩漏下血:是指妇女非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淋漓不断,绵延不止,称为崩漏。一般出血量多势急,称崩证;出血量少,淋漓不断者,称漏证。 崩漏下血症鉴别诊断 主症特点 兼有症 舌 脉 病证诊断 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日久、稠粘腥秽 肢倦乏力、不思饮食大便秘结或溏泄不爽 苔黄厚腻、脉沉数 湿热内郁迫血妄行证 阴道突然大量下血或淋漓不断、血色...

阅读全文